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80篇
工业经济   64篇
计划管理   135篇
经济学   144篇
综合类   52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07篇
农业经济   51篇
经济概况   1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目的]为研究河南省小麦节肥减排潜力。[方法]文章基于农业统计数据、2 063份农户小麦调研数据和1 582组小麦田间试验数据,采用ArcGIS系统分析河南省农户习惯管理下小麦氮磷钾肥施用量及区域间差异,评价不同区域与推荐施肥相比的节肥潜力;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定量河南省及不同区域小麦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减排潜力及区域性差异,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河南省农户小麦习惯施氮量平均198 kg/hm2(174~259kg/hm2),其中东部和北部相对较高,中部和南部较低;在节氮量方面,小麦单位面积节氮量平均为42 kg/hm2,在县域水平上差异很大,整体上由南往北逐渐增加。(2)农户小麦习惯施磷量平均为121 kg/hm2(64~210 kg/hm2),呈现北高南低、中部高低交错。平均单位面积节磷量为16 kg/hm2,以15~55 kg/hm...  相似文献   
772.
研究目的:揭示黄河流域耕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双碳”目标下把握区域碳排放变化规律、制定农业碳减排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黄河流域78个市域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耕地利用碳排放核算、空间热点分析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1)2005—2020年黄河流域耕地利用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呈明显的“倒U型”特征,这基本符合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的变化规律;(2)黄河流域耕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性明显并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碳排放强度低值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中游及上游地区,高值区则位于下游地区的河南、山东两省;(3)农地的规模化经营、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对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具有抑制作用,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农业机械投入、复种程度、农业财政支持则表现为正向驱动,且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黄河流域各区域之间的耕地利用碳排放差异显著,且驱动因素亦不相同,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耕地利用策略和碳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773.
基于中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政策背景,试图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新视角来解释中国的出口扩张以及出口升级。通过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入到质量异质性模型,推理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扩张及出口升级的关系等式,运用2002—2014年高度精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有利于促进出口扩张和出口升级,OFDI是发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自由贸易战略是我国应对当前"逆全球化"国际局势的重要对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为我国维持出口扩张和实现出口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74.
柏菊  冯俊文 《技术经济》2009,28(11):59-65,84
本文以行为决策理论为基础,根据对江苏省内企业知识员工直觉决策的实地调研数据,并结合文献研究,从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分析了直觉决策因素的构成,揭示了直觉决策的6个维度,同时对影响直觉决策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企业直觉决策的测量、评价量表的确定以及直觉决策的主要构成因素和影响因素的明晰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