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5篇 |
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27篇 |
工业经济 | 46篇 |
计划管理 | 187篇 |
经济学 | 191篇 |
综合类 | 71篇 |
运输经济 | 5篇 |
旅游经济 | 4篇 |
贸易经济 | 94篇 |
农业经济 | 57篇 |
经济概况 | 230篇 |
邮电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133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现行现金流折现的项目投资评价的有效性取决于对项目现金流量预测的正确性,而项目现金流量具有预测发生的时间越遥远,现金流量不确定性的程度越大但又趋于相对稳定的特征.从这一特征出发,本文引入时间风险值进行折现调整这种系统可循的方法来解决在投资评价时难以预计的项目现金流量未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使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项目投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42.
就业与工资关系的两种不同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与工资的关系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就业与工资变动关系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同时,经济学说史上各种关于就业与工资关系理论及其长期变动规律的认识并不统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西方经济学内部各流派之间都存在着争论。因此,梳理及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就业与工资关系理论,对正确理解我国就业与工资关系及其变动规律,指导制定宏观调节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商业银行管理层激励机制研究——基于董事会多重目标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管理层激励与银行价值相关性较弱,其有效性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司治理学者。研究商业银行管理层激励机制设计得出,银行有效管理层激励机制应该是:将董事会所有的目标都作为管理层激励合约的考核指标,并且各个目标产出对管理层收入的影响系数保持相同。除了反映公司价值目标的股票、期权等激励以外,银行管理层的收入还必须包括相当比例的反映资产风险等目标的激励部分。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其最优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的目标影响系数设定应该较普通企业更低。因此,委托代理问题更严重,董事会直接监督的责任更大。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自己所在建筑行业的角度,审视、提出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无形资产特点,分析论证了建筑行业无形资产内涵广于其他行业的定义,剖析了建筑行业无形资产的实体拥有具有公共性;实体盈利具有间接性;资源特征具有二次开发性。这都是以前很少从理论上总结或提出的新思路、新角度、新观念,对建筑企业的无形资产定义是一种挑战,对建筑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是一种进步。所以,本文更主要是为了抛砖引玉,和更多的同行共同努力探索,对行业管理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创造。 相似文献
45.
46.
47.
港口货流预测分析及软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技术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已逐渐成为新经济研究的焦点。随着入世的临近及入世的实现,作为物流中心枢纽的港口,其货(物)流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无论是货种、流向还是货物公司及运输方式、运输始发地等,都会有较大的改变,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及软件。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测方法较传统的统计预测方法有较大的不同,它不需要多数据统计的样本,是解决少数据不确定系统预测的有效方法,对我国新港多,港口统计数据不稳定不全面等情况尤为合适。本预测分析软件运用最新的数据库与界面技术,使得预测快捷、直观、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48.
Jing Shao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9,28(8):1507-1517
China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CO2 emitter in the world and demonstrates one of the highest levels of energy consumption. Th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behavior has increased in China, especially in urban cities. Some clear evidence of this includes food purchasing behavior. Recent studies have also suggested that considering full product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consumers are willing to pay premium prices for products. With this in min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must still be facilitated by related policies, regulations, and tools. This study focuses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China and collects and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last decade (2007–2017) on the topic. In so doing, it highlights new trends and research topic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method of systematic review is applied. The review is categorized into several main groups: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e green awareness of consumers, the defini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the barriers betwee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the circular economy, and the indicators for circular economy assessment in China.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Furthermore, future challenges are address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facilitat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cradle‐to‐cradle” practices, and the link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 This is a fundamental study in the research domain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behavior. It provides added value that benefits both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decision makers. It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further study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China from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49.
我国建筑节能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小区建筑保温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耗能量比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要多2倍左右。本文从我国目前民用建筑所面临高耗能的严峻形式出发,阐述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并针对我国建筑发展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以及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This article examines China's approach to industrial consultation by examining six tripartite bodies at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county levels. It argues that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tripartitism is consistent with China's overall approach to market reform being characterised by experimentalism, gradualism, dynamism and a gradual softening of party domination. Despite limitations, it is accepted that China is building a transition tripartite system that is bolstering the autonomy and representational capacity of the social partn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