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8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1249篇
工业经济   625篇
计划管理   1679篇
经济学   1716篇
综合类   783篇
运输经济   94篇
旅游经济   66篇
贸易经济   880篇
农业经济   561篇
经济概况   1325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688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572篇
  2008年   672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71.
[目的]对农业灾害风险展开评价,为防灾减灾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参考,将有利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引起湖南省农业灾害风险的旱灾、水灾、风雹灾、病虫害和霜冻5个主导因子,分别分析2009—2016年各主导因子的受灾率和成灾率变化趋势,并通过受灾率、成灾率、灾害脆弱度、灾害经济损失所占比重和因灾缺粮人口所占比重5项指标构建农业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整体评估该省农业灾害风险度,同时采用DEA中的CCR模型进一步对全省抗旱防洪效率进行了探讨。[结果](1)2009—2016年,在湖南省5个农业灾害风险主导因子中,旱灾和水灾是受灾率和成灾率均较高的两种灾害,风雹灾、病虫和霜冻的受灾率和成灾率相对较低。水灾的发生频次最高,风雹灾和病虫害发生频次较低。(2)2009—2016年,湖南省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农业灾害风险。其中,2013年农业灾害风险度最高,为0203。2015年,风险度最低,为878。农业灾害脆弱度整体上呈降低趋势,由2009年的6100%降低到2016年的5416%。(3)2009—2016年,湖南省抗旱防洪效率值波动较大,在2010、2011和2013年抗旱防洪效率值为100,这些年份湖南省在抗旱防洪方面的投入和产出达到了最佳状态,其他年份抗旱防洪效率均相对较低。(4)研究阶段内,大部分年份存在排灌动力机械台数和农用柴油使用量投入过多的现象。2012、2014—2016年,存在受旱灾未成灾面积产出不足的现象。[结论]该省农业灾害发生较频繁,抗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今后应提高对农业灾害的防范意识,减少农业损失。  相似文献   
972.
中国节水农业成效、形势机遇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发展节水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全面总结“十三五”节水农业发展成效与经验,认真分析节水农业的现状、形势和任务,加快“十四五”期间节水农业发展,推进节水增粮、节水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 文章对我国近10年来的水资源、农业用水、灌溉用水、旱作农业生产和用水效率进行系统总结和数据分析。结果 “十三五”期间,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用水总量及其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例“双下降”,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双提升”,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结论 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的长期威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解决好农业用水问题,是保证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并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73.
山东是经济发达的产粮大省,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在山东的试点对全国其它地区具有示范作用与借鉴意义。文章基于山东361户农户调查数据资料,首先考察"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试点背景下农户2010~2012连续3年的小麦与玉米年末存量、储存方式、储藏损失、储粮目的及储存效果,然后对农户科学储粮技术的认知、采用及其效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Logistic模型深入探究影响农户科学储粮技术采用意愿的个人及家庭特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近3年来粮食储量稳定,主要储粮方式是袋装与缸装,损耗来源于鼠害、虫害及霉菌;科学储粮技术效果明显,但普及率低;大多数农户具有技术采用意愿;家庭人口学特征与粮食生产、消费和储备情况及农户对技术的了解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技术采用意愿。主要政策建议与启示为:扩大试点范围,开发不同技术满足各类农户需求,并探索适当的补贴机制、构建技术服务体系,融"科学储粮工程"于新农村建设及农业服务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974.
文章利用1979~2012年的时序数据与2012年各地区截面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从全国及各地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及其拐点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呈现显著的倒"U"曲线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库兹涅茨拐点已经在2007年、2008年及2009年这3年出现,此后连续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各地区来看,倒"U"拐点的出现时点为人均GDP达到4万元,GDP总额超过20 000亿元,以此为标准,真正出现拐点的只是少数东部省市。文章主要结论是: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且拐点已出现;而从各地区来看,库兹涅茨倒"U"曲线并不显著,且倒"U"拐点只存在于东部少数发达省市,从而证实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因此,若要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而继续缩小的趋势,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975.
[目的]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1985~2015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土地整治研究的5 30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当前土地整治研究热点、作者群以及主要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方法]文章采用了文献计量可视化方法和对比分析法。[结果](1)自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以来,中国土地整治研究主要围绕"土地整理"、"土地整治"、"国土资源"等展开;(2)国土资源部、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是主要的研究机构;(3)《中国土地》是土地整治相关研究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中国土地科学》、《农业工程学报》以及《资源科学》是刊载土地整治研究论文重要的核心期刊。[结论]除了传统的土地整治视角下,建设用地减量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设置,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评价、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农户整治意愿影响因素、未利用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工矿区土地复垦等研究外,在新的国内形势影响下,资源经济效益评价以及绩效评价等也是重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6.
不同尺度农业预测差异是指在进行区域及其各个亚区域农业预测时,区域尺度预测结果和各个亚区域尺度预测结果之和不相等的现象。该文对此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后指出,历史资料的波动性是普遍存在的,历史资料拟合值的差异是导致不同尺度农业预测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以大尺度预测结果为主调整小尺度预测结果的原则。按照逐步寻优的思路,通过选择或组合应用排序修正、相关修正、增率修正、结构修正、布局修正、政策修正和趋势修正等处理方法解决不同尺度预测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977.
美国沙尘暴问题及治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问题及作为其主要生态驱动力的荒漠化问题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和民众在防治沙尘暴和治理荒漠化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其中,完善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农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管理政策、荒漠化地区资源利用政策、民众参与机制以及沙尘源控制措施等都是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978.
论文基于对湖南和湖北等地的实地调研,对我国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政策的执行情况、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放开粮食购销政策的效果是多方面的.论文从农民收入、粮食生产和储备等方面对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包括主产区粮食最低价收购方面的问题、粮食直补的方式问题、粮食局的改革问题、私人粮食企业的准入问题、粮食收购资金贷款问题和粮食收购储藏设施问题等。  相似文献   
979.
我国对现代内部控制的研究及其制度建设明确肇始于金融业,且其后续发展与快速更新也是在银行、金融系统率先启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因此,研究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的差异对于新时期我国企业及银行的内部控制发展、缩小国际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国内差异、国际差距对此做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80.
江苏省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参照反映国内新农村建设与国际社会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出一套较为客观的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计算出了该省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值,衡量了其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