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扩张:威胁还是机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中印之间以及中印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印度在第三方市场,尤其在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方面,面临来自中国的强烈竞争;(2)中印之间的贸易增长具有一定潜力;(3)中国在中等技术行业对东亚各国、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构成挑战,而印度主要对周边的南亚国家构成威胁;(4)在贸易的互补性方面,中国和印度大幅上升的进口为美国、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出口提供了扩张的机会。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的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在增加,这表明从长期来看,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挑战将会削弱。本文探讨了中印之间以及中印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印度在第三方市场,尤其在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方面,面临来自中国的强烈竞争;(2)中印之间的贸易增长具有一定潜力;(3)中国在中等技术行业对东亚各国、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构成挑战,而印度主要对周边的南亚国家构成威胁;(4)在贸易的互补性方面,中国和印度大幅上升的进口为美国、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出口提供了扩张的机会。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的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在增加,这表明从长期来看,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挑战将会削弱。  相似文献   
2.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央财政为了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中央财政以均等化为目标、以标准财政收支差为依据对省(市、自治区)拨付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省对县(市)级政府拨付该项资金时,并没有规定具体用途,因此,县(市)级地方政府拥有对这部分资金完全的自主支配权。在多重目标,尤其是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可能被挪用和挤占,上级政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意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的目的是:从制度层面论述一般性转移支付政策目标与效率评价的内在联系;探讨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的适用性;从基本公共服务资金配置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构建了省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以云南省的县(市)为样本,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进行实证模拟评价;提出建立绩效评价是完善省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体系下设立了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各省区再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相应的资金分配办法,其最终目标是引导生态功能区政府和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然而,由于中央对地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设计理念是建立在增强生态功能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上,加之各省区的资金分配方案又各不相同,自然,制度设计的初衷与最终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偏差。本文主张中央对地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定位在生态外溢价值补偿上,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首先,本文基于不同补偿路径提出了"生态外溢价值"补偿理念;其次,基于拓展的能值模型分别测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生态资源稀缺价值和生态价值自身消费,重构基于生态外溢价值补偿的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偿体系;再次,以全国31个省区和云南省129个县市为案例,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进行实证测算,以检验该方法的可操作性。最后,提出构建和完善该项制度的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近年来重新出现的关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争论为出发点 ,分别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性质、国家增长要素的积累对外资吸收能力的作用、不同发展阶段对直接投资效应的作用特点等角度 ,分析了经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效果的制约关系 ,强调发展中国家自身增长要素的积累对引进外资 ,增强外资效应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我国制定中长期外资引进战略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6.
在强调市场作用和政府再分配政策背景下,国民收入差距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分配制度的效率、公平与正义。从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以增进民生福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仅仅采用传统货币收入指标很难准确衡量实际收入分配差距,也不可能据此衡量共同富裕。本文在系统厘清和评价公共服务与国民收入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广义国民收入理论分析框架,将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国民收入分配体系,赋予国民收入新的内涵;实证论证基本公共服务对广义国民收入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以此证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是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差异的直接因素;在分析现行财政体制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化收敛的基础上,聚焦对广义国民收入影响突出的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基本公共服务,突破现行事权划分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制度限制,提出一套完整的制度性改革方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收敛,缩小国民收入差距,客观评价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和IS-LM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模型,并选择2005~2010年西部Y省106个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但相对于社会投资经济效应而言明显较弱。从分区域比较来看,由于存在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的促进作用在高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小,在低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大。这表明,除了要提升债务资金配置效率,举借债务还要考虑辖区内的社会投资需求水平,而不能盲目扩张债务,否则会降低债务投入的有效性,进而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8.
特定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使我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良好的经济系统安全,但这并不能说明没有潜在系统性风险,或未来不会出现系统经济风险.从财政运行视角看,公共财政建立过程中的财政支出扩张、收入不确定、政府债务膨胀等问题已经成为财政安全的隐患,如果财政风险得不到有效的预警与及时的化解,由财政危机引发整个社会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将极其严重.为此,本文在重塑我国公共财政安全内涵理念的基础上,从监测、预警和保障三个角度,构建我国公共财政安全监测预警机制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协整与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滞后一期有相反的关系,与货币供应量自身滞后一期有正向关系,并且都具有回归自然水平趋势,长期货币非中性。而通货膨胀并不影响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一方面应当采取措施适当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另一方面适当提高汇率,但偏松汇率政策的滞后效应可能导致经济紧缩应当采取措施降低汇率增长率,因此应谨慎调控宏观经济政策,以避免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经济总量不平衡性和环境问题已相当严峻,并影响到发展的可持续性。该文从总量经济出发,分析导致东、中、西部地区总量经济差异的原因在于三次产业结构差异,导致三次产业结构差异的原因在于各行业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得出是由于产业(行业)结构不同导致了三大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异;并构建了包含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东、中、西部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了实现产业合理布局与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