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17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3篇
邮电经济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企业绩效管理是一种贯穿企业各层次的管理体系,绩效指标设计要反映不同层次上的企业要求。因此,指向员工行为的绩效内涵必须体现层次性,相互之间还要保持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建立在企业战略、组织体制、员工行为特点等基础之上对绩效指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42.
丁宁宁 《发展》2011,(2):51-53
改革开放初期,研究中心在国务院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是1982年从清华电机系毕业后,来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工作的。当时中心的人很少,工作头绪很多。  相似文献   
43.
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是建立在知识型员工的动机基础之上的。创新的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其中内在动机是创新行为的主要驱动力,而外在动机则是在内在动机的基础上起协同作用。企业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构建应该基于员工的内外动机作用而展开,在员工管理上强调内在动机的保持,在管理措施和政策定位上则要考虑整体要求来确定外在动机的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44.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是亚洲金融危机后显现出来的,其基本原因是市场体制的深化,包括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影响。中央处理社会问题的方针则从“两个确保”,逐渐上升到“五个统筹”。其核心是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面对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一、当前中国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中国社会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将媒体上披露的各种社会问题罗列一下,可以得到一个很长的单子:“非典…  相似文献   
45.
澳大利亚的职业年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是亚洲金融危机后显现出来的。其基本原因是市场体制的深化,包括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影响。中央处理社会问题的方针则从“两个确保”,逐渐上升到“五个统筹”。其核心是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面对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47.
为了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健康发展,在2005年“国八条”的基础上,国务院2006年又颁布了“国六条”。对比一下可以看出,两个文件的不少内容是类似的.其中: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政策目标;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拆迁规模、完善信息披露是明确的政策措施;而如何整顿市场秩序,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则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中国开始关注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后果,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的事情,起因于国外媒体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批评。但是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又把举国上下的注意力拉回经济领域。这次“非典”的爆发,终于使公众了解到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有多么脆弱,把公共卫生服务问题推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49.
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邮政体制改革是一个难题。一方面,邮电分营以后,邮政的各项财务指标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又面临已开放业务竞争对手“政企不分”的指责。为了达到近期内扭亏增盈的目的,又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0.
不少人一提起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就把“打破垄断”当作不二法门,而不去分析垄断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这不是一种严肃的科学态度。政府也属于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垄断要不要打破呢?在大同世界的理想实现以前,恐怕是不能轻言打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