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5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述林区森林采伐剩余物利用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分析目前在森林采伐剩余物利用方面主要存在工业利用率较低、深加工产品比重少、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撑和科学系统管理等问题。提出通过政策引导和科学管理是实现我国林区采伐剩余物高效利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2.
以黑龙江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DEA方法对黑龙江国有林区的生态效率进行核算。鉴于黑龙江国有林区的特殊性,选取经济类指标林业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资源类指标万元林业总产值能耗、在册职工人数、环境类指标工业废水、废气、固废作为投入指标,应用DEAP Version软件的核算结果显示:牡丹江和伊春林管局达到了生态效率技术有效,而合江和松花江林管局没有达到生态效率技术有效,为了实现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效率均达到有效状态,通过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加工企业数量和区域间资源共享三个方面来提升黑龙江国有林区的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33.
曹颖  万志芳 《林业经济》2012,(11):102-104,115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黑龙江省2001~2010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来看,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基础好,第二、第三产业属于产业因素推动类型,产业结构处于优势地位,但第二产业不具备区域优势。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第三产业竞争力、提升第二产业规模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34.
国有林权改革配置状况与效应分析——以伊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产权配置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伊春国有林此次产权改革的配置状况与效果。认为伊春国有林改革在使用权分配、经营形式、权利结构上使林权发生了重新配置,实现了改革预定的职工增收与资源有效保护的基本目标;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约束,产权配置仍存在问题且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指出了下一阶段改革任重而道远。认为需要进一步优化非物质要素,即规范现有产权合理性,使企业、个人、社会物质要素在制度框架内有效运转,使劳动力、资金、林地资源更好地配置,以期进一步释放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35.
随着国有林权改革,森林经营主体开始分化,挑战原有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使得多年来国有林经营主体单一格局得以打破.林权改革,是一个明晰产权的过程,林权改革的实质就是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转让、分化的过程.协调林改后相关主体利益关系,应进一步明确个人产权主体的权利,分化国有森工企业职能,理顺林业企业和林业经营个人的管理机构,建立适应林业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6.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资源培育、产品加工、林木生产与非林非木生产并存的开发利用格局。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木材产量逐年缩小,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人们对林产品需求的变化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选择能够带动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把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林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运用区位商这一指标对国有林区各省林业产业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出近期黑龙江省林业主导产业为木材采运业和锯材木片加工业。随着木材产量的继续调减、林产工业的发展及人们对森林旅游的偏好,木制品业和森林旅游业将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3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归纳法与演绎法概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转型状况,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政策环境、技术水平是推动林业产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外部政策环境与技术水平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呈现正向影响作用,而市场化程度却呈现负向影响作用;包容性转型路径与差异化转型路径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选择的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因此,为了实现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坚持执行林业政策、提升林业开放性合作等。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概况,使用1996~2010年40个国有林业企业的产值作为研究样本,运用Compertz生长曲线法,从产业组织和产业规模视角对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演进阶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在21世纪初经历了成熟期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下一产业生命周期的快速成长期。因此,提出积极培育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依靠科学技术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各项林业产业政策、建立健全林业产业发展制度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9.
关于林产品价格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产品价格政策,是国家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的而提出的关于林产品价格(制定及其波动范围以及)管理的一整套作法。它是国家调控林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体现着国家对林业产业的支持或约束的态度。林产品价格政策决定着价格水平、价格体系及价格结构的全部内容。因此,科学的价格政策是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结构的前提,尤其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研究林产品价格政策,为林产品价格的合理形成提供可能,就显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0.
对国有林区林业企业在观念及理论准备、制度、市场三个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改革的路径是打破现存的国有森工企业形态,再造国有林业微观运行主体。未来国有林业的主体应是森林资源培育生产,国有资本应逐步退出林产品加工生产领域,采运生产应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