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26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0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0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5年7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分别对建立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缴明细账制度、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建设统一的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强化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税源的源泉管理、全员全额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影响体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3.
工业化过程不仅涵盖了工业产值不断提高并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还应该实现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1997年至2004年期间,贵州工业结构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高度化和生产要素密集度等方面有所升级但仍存在一些偏差.在未来开放条件下贵州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应注意避免结构低度化,创造和提供合适的市场空间,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发挥比较优势以及规范政府职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对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新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其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以国有企业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为论述切入点,阐述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国有企业有效激励机制的路径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晓磊  任强 《科技与企业》2014,(23):205-205
作为一个综合经济指标,电力网线损率体现了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电力系统设计规划的水平,体现了电力网的结构治理,对于线损的分析以及降损措施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10kV配电网线损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同时,提出了10kV配电网降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经济理论和政策永恒的研究话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发展的背后是差距的拉大。这种拉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效率为导向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还是各种形式的机会不均导致的结果。这种拉大既体现在居民的收入分配上,还体现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抛却导致差距拉大的各种原因,这里从财政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是帮助国民摆脱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省际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本文基于2005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各省基础教育均等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基本结论是:从基础教育的投入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经费在各个地区分配不均衡,差异较大;从产出和效果来看,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发展也不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上级政府承担基础教育财政责任份额不足有关。今后应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过程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讷河市公安交警大队肩负着辖区内道路平安畅通的神圣使命,他们发奋进取,连续作战,情系平安路,汗洒斑马线,为讷河市交通道路平安畅通.做出了有目共睹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人力资本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多状态人口预测模型,以2000年人口普查为基础数据,在对数据进行评估和修订的基础上,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对未来生育水平、死亡水平、人口迁移和教育转换等参数进行估计,预测了2000年到2030年人口规模的变化,对未来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别是老龄化和未来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力资本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城市化和人口迁移对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预测结果对我国编制人口规划、制定应对老龄化、提高人力资本和合理利用劳动力的有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家庭户与住房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我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变化将受到人口、家庭户数量和结构变动的影响。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户主率家庭预测模型,假定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性别的户主率不变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未来家庭户的数量、结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年普查得到的不同家庭户类型住房情况的信息,对未来30年我国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的增长,我国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在未来三十年将持续增长;由于家庭户数量增长速度超过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按家庭户变化预测的未来居民住房的需求较大;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结构的变化,未来三十年的住房需求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年均新增住房需求的增长在2015年前虽波动起伏,但变化不大; 2015年之后,年均新增住房需求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