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40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2015年,江苏有关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对接县(市、区)深度对接、深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37个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对接49个县(市、区),制定科技主攻方向并实施科技项目99个,联合地方选派组建驻村(企、社)专家团队达506人,对接251个村(社),突出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成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平均为每个对接县创建2-3个科技示范基地,基地"三新"技术入户率和到位  相似文献   
32.
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的有力保障,也是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和村级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重要的经济基础.探索发展以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多元化发展为重点的村级集体经济,是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实现形式必须是多元化的,这主要是由区域经济水平、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国内外经济走势三方面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33.
<正>为强化江苏"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持续效应,省内各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在2010年年初,通过与对接县进行会办磋商、开展对接产业调研、跟踪指导示范户、编订培训教材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及早启动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落实更早。各单位抢抓春季农时,及早启动工程实施。连云港市农科院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如皋市农药化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资市场秩序也有了明显好转,但总体看来,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准入把关不严。一是有的行政手段对违法违规经营缺乏震慑作用,滋生了部分经营户的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35.
所村深度合作 打造科技仰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盐城农科院(沿海所)积极探索的新型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特色村、示范户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科研成果的集成与推广转化的速度,为盐城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科技团队入股下乡2007年以来,沿海所以盐都区为  相似文献   
36.
4月1日,省农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在滨海县联合召开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推进会,会议回顾总结了2009年工程实施成效,表彰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2010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省有关部门、各市农委、有关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对接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参加会议,省农委主任吴沛良、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省科技厅副厅长曹苏民在会上发言。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7.
正今年是"十三五"工作开局之年,也是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第八年,省里把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列入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要求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增添发展动能。各挂县单位抢前抓早,深化落实,工程实施进展良好。抓对接,点面兼顾今年,挂县单位新增淮阴工学院,  相似文献   
38.
正"移动互联+农技推广"的"双线共推"模式。南京农业大学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为目标,创建了"线下建联盟、线上做服务"的"双线共推"服务新模式。截至2017年,线下在金坛、兴化、东海、泗洪、常熟、宿城、句容、武进共建新型主体发展联盟8个,对接服务联盟成员达到1690户。该校自主研发的"南农易农"APP,包含当前农事、农业科技、易农微课、易农互动、农业要闻、市场资  相似文献   
39.
正为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整合各类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在全国率先建设运行省级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自主开发云平台手机客户端——农技耘APP,于2016年11月上线运行。以"公益、助农"为导向,面向全省13个设区市107个县(市、区)推广应用,截至2018年3月,注册用户达20万人,率先实现农业科教管理体系、农技推广体系以及核心农业科技示范户全覆盖,通过移动互联,直通到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  相似文献   
40.
2008年,江苏省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一年多来,宿迁市宿豫区、灌南县、通州市三家省财政奖补试点单位,精心组织,规范操作,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初步形成了.政府补助、村组自筹和农民筹资筹劳"三块资金筹补结合的投入机制,建立了"财政奖补、农民筹资、农民建设"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以往"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一事一议制度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增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