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2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湖北省枣阳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粮改政策,以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为手段,以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为重点,认真为粮食企业服务,提高了粮食企业经济运行质量.2000年,该市11家粮食购销企业共收购原粮26472万公斤,同比增长58%;销售粮油及副产品41061万公斤,同比增长3倍;购销企业全面盈利,实现利润284万元,增幅为42%;附营企业减亏622万元,减幅为83%;粮食企业上缴税金984万元,同比增长23%.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关于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安徽两省已开始进行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改革试点。尽快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势在必行。一、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弊端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是以保护价收购为主,通过国有粮食部门对农民进行间接补贴。这种补贴政策存在以下弊端:1.保护重心偏离,未达到预期目的保护价政策本意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而实际上,保护的重点却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家通过制定保护价收购政策,扭曲了粮食市场价格,城镇居民获得了低价位的粮食,而农民得到的补贴却非常有限。有统计分析表明,政府用于保护价收购政策的总支出中,最终到达农民手中的不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农民售粮的取向将是多方面的,国有粮食企业将面对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对手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给国有粮食企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粮源紧张.国有粮食企业如果为了片面赢得市场竞争,抬价收购,则可能导致企业经营亏损;反之,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压价收购,则可能处于无粮经营的窘境.因此,一个既能保证充足的粮源供应,又能够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新粮食购销形式,是国有粮食企业应当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以股份制形式将粮食生产者的待售粮食纳入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来,使粮食产销双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优势互补,农商联合"的新购销形式不失为一种较为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枣阳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近年来,该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粮改政策,以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为手段,以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为重点,创新思路,服务企业,提高了粮食企业经济运行质量。2000年,该市11个粮食购销企业共收购原粮26472万公斤,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8.
粮棉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对支持和推动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封闭运行政策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成效,关系到党在农村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农业的稳定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一、现阶段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直补政策资金受限,增收效果不明显。为了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决定把粮食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全国粮食直补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直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各级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而粮食风险基金来源渠道偏窄,地方配套资金难筹集,再加上使用范围过大,因此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