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26篇
综合类   17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品牌经济学的视角,借助其“选择成本分析范式”对企业的品牌延伸行为进行经济分析,认为品牌延伸行为的成功取决于品牌延伸对品牌品类度,进而对消费者选择成本的产生影响。若品牌延伸没有降低品牌品类度,则品牌延伸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品牌延伸对企业的“软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企业不具备“软技术”的条件下,品牌延伸风险极高。  相似文献   
72.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制定了《玲珑镇村民代表监督村级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监督办法”),这是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下,群众当家理财的好形式,是实施民主监督的新创举。一、监督办法的形成在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日趋正规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村重大财务收支少数干部说了算,影响了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二是少数干部花钱大手大脚,摆阔气,闹排场,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有  相似文献   
73.
尽管克服不确定性的工具多种多样,但是我们认为在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条件下,只有开创一个具有较高品牌信用度的品牌,通过该品牌影响其所在供应链的终端消费者才能最终实现该目的。  相似文献   
74.
企业增长的动态理论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理论或模型不能对选择爆炸式增长条件下企业增长的持续性做出很好的解释。在过剩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选择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增长的关键,而品牌又极大地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我们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与企业内部的管理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个实现企业永续增长的品牌模型。在模型中,品牌品类度和企业品牌策略是企业永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品牌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进而决定企业的销售收入,成为企业永续增长的拉动力量。同时,我们对模型进行拓展,分析两种典型的品牌模式,并解释企业的动态增长。  相似文献   
75.
目前安全评价主要是针对单位、企业内部的安全事故、存在的隐患来说明对企业和周围的影响,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安全和经营,但是有关区域规划、周围人口、环境及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却很少涉及。为了构建较为全面的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区域规划状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区域社会经济状况五个方面共26个安全评价指标组成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6.
随着环境压力的日趋严峻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都寄希望于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工业的有效结合来实现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实现数字化与绿色化“双化协同”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9—2019年的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信息透明度推动绿色创新;(2)绿色创新通过拉动研发投入进一步拉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环境污染类型、企业产权性质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非重污染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为显著;(2)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创新的作用最为显著,非国有企业中绿色创新拉动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最为显著;(3)在企业成熟阶段,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强,并且影响程度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结论不仅为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双化协同”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7.
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时所发生的代价除了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格以外,还存在选择成本。引入品牌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将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消费者“趋利避害”的本性使得在任意价格下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品牌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需求曲线变陡峭。在此基础上,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通过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将使得均衡价格提高,且均衡数量增加,同时将会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我们的分析也为企业摆脱“价格战”陷阱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即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信用度,使得在价格提高的条件下,需求数量增加,而只有使需求曲线改变位置方能达到最佳点。  相似文献   
78.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识别随机收敛俱乐部。研究方法: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测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对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而不同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影响极小。东部地区的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它们的经济发展存在向局部均值随机收敛的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重新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与随机收敛特征。研究价值:揭示出中国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并进一步识别出各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  相似文献   
79.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思想演变,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性视角对中国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多维立体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研究发现:(1)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性不断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2)中国四大区域板块的绿色发展水平实现了全面提升,绿色发展的区域协调性不断增强。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层面,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充分引领中国绿色发展。(3)中国四大区域板块的绿色发展水平逐渐由低水平集聚向高水平发散演变;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逐渐向高水平发散的分布特征;中国绿色发展的流动性逐步增强,向上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此外,本文对“十四五”时期如何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新制度经济学与品牌济学分析范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易费用与选择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与品牌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核心,为了清楚地区别二者,本文从分析的基本单位、分析范式的核心范畴、时代背景与理论背景、考察影响和制约人类行为的局限条件的视角、二者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理论的应用等七个方面对新制度经济学与品牌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