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110篇
经济学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59篇
经济概况   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宁波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创意引领,着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实力;坚持追赶跨越,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坚持融合共荣,着力放大文化产业带动效应;坚持政策推动,着力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民工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群,而以农民工为核心衍生出的六大群体正越来越清晰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六个群体四个在农村,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后打工群体;两个在城市,即小漂族、老漂族。农民工加上这六大群体几乎占到中国总人口的半数,他们的生存状态关乎和谐社会的进程和中国现代化的质量。自然界的天幕上最引人注目的星群是北斗七星,现实生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群,在最短的时间内,涌人最没有准备的城市,承托起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创造出数量最多的廉价商品,以最低廉的成本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这就是中国农民工。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为全球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新的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提出今后十年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目标。在世情、国情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扶贫工作的任务、方法、路径等都需要重新审视,做出调整,尤其要处理好一些涉及重大问题的诸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基本依托,失去了传统谋生技能的用武之地,打碎了子孙后代吃饭的饭碗,打乱了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熟人环境,斩断了乡土文化的传统血脉,失落了寄托乡情乡恋的精神家园.专家测算,目前中国大约有5000万失地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有着太多的无奈,他们的声声叹息呼唤着新制度的出台.  相似文献   
16.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国三农做出了巨大贡献:战争年代,农村包围城市;建设年代,农业支援工业;改革年代,农民服务市民。尤其自1958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颁行,更将这种贡献制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不断发生震荡的今天,我们既要关注富人的发展,更要关注穷人的生存,引导社会不能只研究如何让有钱人挣到更多的钱,不研究怎样让没钱人挣到生存的钱。只有克服"歧视性贫困",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8.
刘奇 《宁波通讯》2012,(17):6-7
提信心,鼓干劲。从国际来看,尽管当前市场需求-普遍疲软,但随着欧洲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r欧债危机恶化势头有望得到遏制。美国经济也在缓慢复苏,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有了较快增长。从国内来看,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今年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较大力度的措施。进一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最近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并首次采取了不对称降息,释放出扶持发展实体经济的明显信号。在结构性减税、节能家电补贴、扩大民间投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稳定出口等方面都出台了明确的方向性意见,对重大项目审批进度也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19.
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粮食连续八年增产,长时期的衣食无忧使社会渐渐淡化、甚至丢失了"粮心",一个轻视、漠视、忽视粮食生产的心态正在蔓延。人们不知道,中国只有18亿亩耕地,每年需要进口相当于七亿亩土地产出的农产品才能满足现实需求。中国的粮食产量"八连增",中国粮食进口也是"八连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农民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磨砺于计划经济时期有限的制度空间,激扬于第一轮农村改革的土地新政,受制于近年来的农村金融困局.当前,一个普遍性的规律是,投资兴业、创造财富已经从"土地时代"、"设施时代"跃进到"金融时代",金融正逐步取代土地、设施成为新时期财富创造的主要载体.如何培育农村金融,使农民的创业能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释放空间,是新一轮农村改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