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为了解废弃窑洞复垦区耕地地力详情并掌握土壤肥力演变规律,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废弃窑洞复垦耕地为研究区域,借助GPS、RS技术,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化验等方法获得耕地地力评价相关信息,包括有机质、pH、地形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灌溉保证率等7项基本信息。以GIS技术为核心基础支撑,综合运用模糊评价、专家意见法、层次分析等方法和模型对耕地地力进行自动化、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西峰区废弃窑洞复垦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1~4级耕地面积分别占总复垦耕地面积的35.19%、39.59%、16.97%、8.25%。  相似文献   
12.
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从经济、创新、民生、环境和生态5个维度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甘肃段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增加,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市域存在明显差异,除兰州外的市域仍处于发展较低水平。(2)黄河流域甘肃段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中间高四周低”格局,重心逐渐从兰州向天水方向迁移,即向黄河支流渭河方向进行迁移。(3)黄河流域甘肃段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处于同步发展态势。(4)黄河流域甘肃段高质量发展水平5个维度除民生维度减弱,其他维度均有明显增幅,2014—2019年增辐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创新>生态>环境>经济>民生。(5)根据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水资源量对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解释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耕地隐性形态变化,丰富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形态视角。[方法]土地系统功能权衡度(LFTD)模型,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果](1)2005—2016年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性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生产和社会保障功能为下降态势,生态功能经历U型变化,文化功能为持续上升状态。(2)根据功能层次性将北京市耕地多功能变化分为3个阶段:2005—2008年耕地转型前期,生产和社会保障功能为主导;2008—2014年转型期,多功能间发生复杂作用;2014—2016年转型后期,文化和生态功能为主导。(3)耕地多功能随阶段变化经历了权衡协同关系持平到以权衡关系为主导再到权衡协同关系持平的过程。3阶段主导功能变化及转型期生态、文化功能和生产、社会保障功能间复杂的权衡关系共同佐证了北京市于2014年实现了耕地功能层面转型。(4)3阶段影响因素关联性趋势变化显示第一产业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DP是耕地转型期显著影响因素。[结论]耕地隐性形态变化可深层次显化耕地利用转型,为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兰州市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测算兰州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并对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兰州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缓解兰州市用地矛盾提供依据.以兰州市县区为单位,通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建设用地理论潜力,构建农村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得到限制性修正系数,对通过计算得到农村建设用地理论潜力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研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状况以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其演变的因素进行研究.选取2012~2017年兰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土地利用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发展3个一级指标以及12个二级指标的关联程度,找出主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的低碳化水平,保障低碳经济和积碳减排效益,分析土地利用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以低碳化为目标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正宁县为例,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最大化碳储量和最小化碳排放目标函数,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结果显示:最小化碳排放优化方案优于最大化碳储量方案,最小化碳排放方案到2020年,正宁县碳储量达到786.36万t,碳排放则压减到48.91万t,净增量为737.45万t,较现状相比碳积储量净增12.19万t。研究表明:低碳优化确定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有效增加区域碳积储量,低碳优化方法是开展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有效方法,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文章分析“三生”空间的功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其功能间相互作用规律,对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武山县为研究区,基于格网尺度评价2009年和2015年“三生”功能,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三生”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类型及时空格局特征。[结果](1)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在扩张,其功能值分别提高160%和960%; 生态空间有所缩减,功能值在下降107%。(2)2009年和2015年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间存在协同关系,与生态功能为权衡关系;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间存在权衡关系。(3)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间高—高协同区空间格局在扩大,而低—高权衡区在缩减; 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之间分别为低—高和高—低集聚的权衡分布,其空间格局较为稳定。[结论]武山县城关镇—洛门镇一体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生态空间受到挤压,结果可为国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洁  刘学录 《现代商业》2012,(5):259-261
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入手,研究了国内外对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的进展情况,将重点放在对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的介绍,探讨总结了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面所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科学地衡量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水平,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两个方面进行了考虑。鉴于绿色GDP能够反映不包括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国民经济净收入。基于对黄河流域九省传统GDP与绿色GDP双线分析,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流域绿色GDP与森林面积为DEA模型的产出指标测算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1)在2010年至2019年,黄河流域绿色GDP占传统GDP的比例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平均为73%,其中自然资源损失值和环境退化损失值呈持续下降状态,其中自然资源损失值对绿色GDP有显著影响。(2)黄河流域绿色GDP增长速度已经开始超越同期传统GDP增长速度。(3)绿色发展效率在整个研究期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说明流域绿色发展效率正在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