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3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1.关于高产高效同步的可能性 高产能否高效,这是理论与实践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一般认为,随着单位面积产量与投入的增加,效益将减少,报酬将递减。果真如此的话,随着单产的增加与效益的下降,人们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大家对生态平衡问题很关切,有人说出现了“生态热”。其原因国外主要是环境污染与生物保护,国内则主要是毁林开荒、水土流失、草原过载等,又进一步引伸到“大农业”、“大粮食”、农林牧、“有机农业”、“旱地农业”等一系列农业发展战略问题。对生态平衡的标准,对生态环境的估价以及对重大战略问题的认识是存在不同看法的。对当前生态上的种种说法有人奉之为金科玉律,有人认为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26.
六五期间,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芝麻等的生产和布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麦的面积83年比81年减少50多万亩,其中黄淮平原增加了990多万亩,黄海平原却减少了近1400万亩,而总产则增加了196亿斤,其中黄海平原增加了65亿斤,黄淮平原增加了131亿斤。  相似文献   
27.
一、黄淮海地区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 黄淮海地区(包括黄淮海平原与山东丘陵)已今非昔比。前几年,学术界还有争论。有人曾认为,该地旱涝盐碱重、肥力衰退、水资源缺、生态失调,因而提出:“以治理为主”、“以休养生息为主”、“开发潜力不大”、“不可能成为粮食基地”等看法。但曾几何时,事实的发展却展示了另外一幅景象。 生产生态条件已有较大改变:载止1981年,国家对该地区水利投资达250亿元。1957年京津冀鲁豫只有水浇地水田6759万亩,到1980年已有18441万亩,占耕地56%,是我国灌溉事业发展最快地区。易涝面积1.4亿亩中已初步治理1亿亩;盐碱地面积减少,降至占耕地面积1/10以下,土地生产力在不断提高;造林固沙也颇见成效。  相似文献   
28.
黄淮海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状况、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能否得到恰当配置和有效利用,决定着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如何围绕市场需求,把结构调优,把经济搞活,使农民致富。必须“认准一个方向、突出四个特点、处理好五个关系、遵循五个原则”。这些部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要用系统的信息观念对待已经开放的市场环境。以有这样,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只有这样,农村经济才能向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9.
提倡低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提倡低碳是历史的必然。提倡低碳必须符合适度、合情、合理的原则,避免极端化。中国农业的特点是人多地少,必须实行高产高效与资源环境兼顾的集约持续农作制,不可盲目地推行所谓"农业低碳化"。该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研究以及国内外考察,围绕着如何适度合情合理提倡低碳的问题,对涉及碳流的4个主要领域,即农作制、施肥、耕作和造林,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0.
论西部地区农业的集约化与持续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农业集约化发展对西部开发的基础作用,同时阐明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农业持续化的意见;对黄土高原、西北草原、荒漠地区、西南岩溶地区、紫赠岩地区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