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7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其发展要求林业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粗放型经营为主体向以集约经营为主体转变,加之我国林业经济已具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可能性,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林业产业经济政策,激励林业产业部门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正确认识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是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的区别,是相对概念。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既有来自干粗放经营的,又有来自于集约经营的,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林业产业均有反映。同时经济增长方式尚有一个时间概念,目前的集约经营可能是…  相似文献   
82.
中国竹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竹林资源的变化、竹产品产量与产值、产品加工业、劳动就业、产品市场流向等方面,概述了近20年来我国竹产业发展的水平、速度与结构,并表明我国竹产业呈持续发展态势。对竹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政策制度改革、政府干预、经济利益驱动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表明,家庭承包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政府的政策指导与扶持等极大地促进了竹产业的发展,竹产业成为竹产区农民脱贫的有效途径。最后对竹产业的发展潜力从资源、加工业、市场、经营机制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2个不同方案对竹林经营结构及其收获量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83.
国外社区林业发展新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世界社区林业的发展历程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林业技术是社区林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结合社区林业的特点提出了林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原则。社区林业属于广大社区居民参与性活动,分析了不同类型参与的特点以及参与式管理的优势与不足。在社区林业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如何协调冲突成为社区林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对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4.
中国集体林制度变迁新进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正在进行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的新进展,并将此制度变迁与20世纪80年代的集体林产权制度进行了比较。考虑目前正在进行的制度变迁绩效具有滞后性,着重分析了此制度变迁对农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增加、林农税费负担降低、林地流转价格上升等短期绩效,并对此产权制度变迁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85.
文章根据对江西省崇义县和遂川县实地调查研究的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这2个县培育发展民营林场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民营林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扶持民营林场发展和推广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及其对其他区域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86.
立足于重庆为代表的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聚焦轻 薄绿色屋顶景观,采用分区条形重复随机实验设计,构建具有 2种混合草本群落、4种轻质保水基质类型,基质深度为20cm 的绿色屋顶模块实验平台,对不同基质中植被生长高度、地面 覆盖度、存活率、视觉外观指数、叶片气孔导度等指标以及基 质体积水分含量进行持续监测,第一个生长季研究结果表明: 综合各项生长表现指标,斑叶芒、花叶芒、细叶芒、阔叶山麦 冬、紫竹梅、蓝花鼠尾草在轻薄绿色屋顶设施中表现优异,具 有细密颗粒配比的轻质保水型D类基质在轻薄绿色屋顶的草本 植被群落上具有应用优势,对重庆及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轻 薄绿色屋顶的景观构建具有基础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基于担保品竞争视角,本文使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多时点DID模型,考察了缓解林权抵押约束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和贷款条件的影响。研究发现:将林权纳入担保品后,总体上提升了农户信贷可得性,增加贷款规模,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但在担保品竞争环境下,林权属于弱势担保品,信贷风险控制能力有限,因此缓解林权抵押约束对不同农户群体产生差异性影响,即对无信贷排斥群体有效,对信贷排斥群体无效。进一步分析表明,缓解林权抵押约束对其他资产抵押群体和保证贷款群体有效,佐证了以上结论。本文还发现,地区林木资源丰富、地方政府设立风险处置基金或林权收储机构,可以提升缓解林权抵押约束的政策效果。以上结论表明,在农村金融市场担保品多样化的现实背景下,开展各类担保制度试点和改革,需考虑和提升担保品相对竞争力。  相似文献   
88.
刘璨  张寒 《改革》2023,(8):140-155
集体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2002—2022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划分为2002—2011年和2012—2022年两个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区别的阶段:前一个阶段以集体林确权和推行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后一个阶段以鼓励集体林权流转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特征。在构建多元主体互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8 855个跟踪农户样本和351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样本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与演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启动时机和核心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政府精心设计和集体林经营主体自发适应相互作用的制度变迁;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不协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政府政策制度、市场等动态演化步调不吻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的动因。应强化制度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协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实现政府目标和集体林经营主体目标的耦合与协同,促进集体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