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32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经验,更新应急管理理念,健全和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2.
纵观人类文明与发展史,大规模环境破坏问题是近几个世纪才出现的“新问题”。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环境与发展的道路,无论经验与教训,都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我们都应当学习经验、汲取教训。因此,历史地、客观全面地看待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对于处于转折点的中国制定新的环境与发展战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3.
1998年以来,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导下,山西省金融部门密切配合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努力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国债项目的贷款投入力度,为调整山西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及时了解国债项目投资及配套贷款的管理和营销情况,更好地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我们对山西省国债项目配套贷款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协调机制是影响供应链绩效的主要因素,因而研究有效协调机制的特征及其建立条件,对于指导企业选择合作对象、管理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剖析协调机制研究主要流派的基础上,应用资源依赖理论和任务依赖模型,结合作者以往对我国家电行业 供应链协调问题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机理。作者认为,每一 种任务依赖关系都对应着一个潜在的有效率的协调机制,然而这一机制的运作需要特定的权力结构与之配合;成员企业凭借所掌控的关键资源,形成相对于其它成员的权力,并行使这一权力谋求收益份额最大化,这就可能导致协调机制的低效率;只有当权力结构与任务依赖 关系相适应时,才可能实现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5.
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都是在现代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急剧耗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分析二者的研究范畴及科学体系的差异,界定各自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6.
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提出按照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甘肃省因地制宜,正在积极推动出台《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87.
一、黄土高原所面临的困境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位于太行山以西,青海湖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黄河中游地区,辖266个县市,人口7000多万,总土地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亿亩,林地4800万亩,草地1.5亿亩。它处于我国中部向西部的过渡地带。自然特点是黄土覆盖,厚度多为50—200m,质地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气候干旱,常遭受旱灾;降水季节集中,且多为暴雨,更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植被覆  相似文献   
88.
从区域产业制度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3个方面对区域产业素质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的产业素质水平进行量化测度,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的产业素质水平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影响其产业素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组织合理化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89.
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上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际上就是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界定废弃物是资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角度,通过探讨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机制,透析当今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制度根源,寻求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即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切入点——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以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经济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从2004年以来我国主要运用出口配额和加征出口关税抑制焦炭出口,但欧美却以违反WTO原则和我国入世承诺为由,拟诉诸于WTO争端解决机制。为避免贸易摩擦,本文认为,我国应依据WTO规则和我入世承诺,取消焦炭出口配额,改征焦炭高额出口边境调节环境税,并同时有效征收相同税率的国内焦炭用户的环境消费税;且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开征焦炭高额超标排污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