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65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当前的粮食流通政策,是定购统销与议购议销、市场购销并行,国家定价与市场议价并行。从现在的主客观条件看,粮食商品流通已经形成的这种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双轨运行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但是,定购统销的粮食不会增加,而议购议销和市场购销的粮食会随着商品粮食产量和供给总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今后把议购议销的粮食纳入有组织有限制的、规范化的粮食批发市场,并通过公开竞争形成公正价格,培育完善的市场机制,以促进生产、搞活流通、指导消费,使议购议销粮食的交易能够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依靠  相似文献   
42.
我国中长期粮食政策的探讨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硕 《中国农村经济》1989,(12):15-21,34
制定我国的中长期粮食政策,首先要从八十年代中期粮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预测到本世纪末的粮食发展趋势。 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实现了粮食产量4亿吨。1985年粮食大幅度减产,1986年和1987年的粮食总产量虽有恢复,但1988年又减产,已连续四年徘徊在1984年的产量水平线之下。然而,粮食消费量自1984年以来却大幅度直线上升。1986年的基本粮情  相似文献   
43.
一、对我国粮食情况的评估根据统计,粮食总产量自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减产。如下表所示:从上述统计表可以看到2001年与1998年相比,我国粮食减产约6000万吨,2001年的人均粮食产量尚不到1985年的水平,可奇怪的是国家谷物收购量却大量增加,以至于谷物的库存量(储备粮和商业周转库存粮)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无非三种原因:一是产量不实;二是收购量有水分;三是农民以为加入WTO以后粮价会继续下降,所以赶紧出售余粮。从现在统计资料看,人均粮食产量360公斤的水平是不够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44.
一 1984年我国粮食生产在上年大丰收的基础上持续增产,总产量达到8000亿斤以上,人均800斤,商品率为32%左右。国内粮食商品市场的总供应量预计将比总需求量多400多亿斤。这样,粮食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的数量将占商品粮食总供应量的17%左右。 从1983年开始的粮食商品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商品需求的增长速度的趋势将会持续  相似文献   
45.
<正>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名牌就是金钱,名牌就是效益。然而,创名牌难,保名牌更难!那么,创出名牌后怎样保住名牌,我看需防“五失”: 一、深居闺阁,与世失交。如果得了名牌产品的企业经营者,象“皇帝女儿”一样,闭居深宫,孤芳自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闭目塞听,就会使自己与世失交,渐渐削弱应变能力。某地有一家生产省优纺织产品的中型企业,前几年因质优价廉,产品供不应求,连年卫冕“百万富翁”的桂冠。于是“紧俏综合症”悄然而生:生产上,重投入,轻产出,注重技改扩能,忽略产品结构的调整,新产品开发迟  相似文献   
46.
一、粮改的第一阶段中国粮食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中国农村面临着粮食生产停滞不前,农民不得温饱,农业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共中央从解决土地问题入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由农民创造的家庭承包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从1978年到1984年,政府又提高了粮食统购价格和超购加价的幅度,使种粮农民得到经济实惠,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000亿公斤大关,人均粮食产量超过400公斤。与农村改革相适应,粮食流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1985年1…  相似文献   
47.
吴硕  肖菲 《时代金融》2014,(5X):66-66
股份制商业银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快速成长,已经成为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支持了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面对外资银行进驻和利率市场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唯有科学有效的研究其竞争力优劣势,通过不断弥补自身不足,进而提升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并提出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8.
中国粮食购销政策的演变及评价吴硕中国粮食购销政策和管理制度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既有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又有明显的成绩和失误。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3年,实行在国营商业领导下的自由购销政策;第二阶段,195...  相似文献   
49.
一、粮食流通的现状与分析 (一)现行粮食流通制度的分析 1985年开始的粮食流通体制的调整与改革,为粮食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国家宏观调控创立了新的基础,也为企业搞活经营提供了市场环境。但是,由于流通改革在战略思想上不完善甚至还有某些错误;在战术上不配套、没有过硬措施,也没有总体和分步骤方案,透明度不高,五年多来,原来的计划购销削弱了,作用范围缩小了。它的一套配套机制也受到冲击,而市场机制又没有形成。因此,两种机制的积极作用都没有很好发挥出来,消极因素却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体现当代经济特点、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华文化三大特色。农业经济运行由市场机制来调节,那就要求有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竞争性的规范化的市场体系;要求农业商品化和经营市场化,要农以经济效益为根本着眼点;要组织农民进入大市场、大流通,让中小农户自愿组成各种形式的流通合作组织,在市场竞争中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要谋求规模效益,并向科技要效益。国家对农业的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要以保护农民的微观经济效益为手段,去实现发展农业的宏观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