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65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30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却建立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占用资源,仍含有大量资源的老旧产品作为废物大量废弃的基础上之上的。资源供应和环境容量保障不了经济长期增长需要。同时,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的众多热点问题中,大学生“就业难”显得尤为突出,“毕业”即“失业”成为现今许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业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就是最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成才观念和择业素质等方面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大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3.
环境审计信息质量是环境审计理论和实务研究的重大问题,从环境审计信息的产生过程研究分析了环境审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审计主体、环境审计客体以及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改革经历了一个由放权让利的物质利益刺激启动到深化企业运行机制转换的过程。不同于前者,企业运行机制的转换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机制,奠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础。它是新一轮改革深化的关健。本文就企业运行机制转换的时序、理论和思路作了初步探讨,提出突破产权、市场、职工身份“三大障碍”,建立相应的三大约束机制,是完成企业运行机制转换的前提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就我们经济学的研究来说,一个好的杂志,它应该是放大学术交流的平台,它应该是繁荣经济探索的平台,它应该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平台。《改革》20年的历程表明了它在促进学术交流、引领经济探索、推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觉得《改革》20年所走过的历程是值得可敬可贺的。这也是我对杂志社的一个祝贺。《改革》是一份国内办得非常成功的经济学刊物,  相似文献   
16.
航空产业是各国争相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航空产业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产业链长,一个比较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包含上千家相关企业;辐射面宽,产业的技术扩散率高达60%;连带效应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达到1∶10,远高于其他产业.如今,天津滨海新区已经确立,到201 5年航空产业和航天产业将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到2020年二者产值将达到2600亿元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亟待把握世界航空产业发展大势,破解自身面临的发展难题,找到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塞飞亚公司与农户签约的“历史”,分析了从“公司加农户合约”转化为“公司 农户 基地”的“准一体化合约”的各种现实约束条件,解释了公司和农户各自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却并未缔结成经典企业理论所定义的一体化科层组织结构的原因。通过引进历史主义分析,本文论证了“公司 农户 基地合约”兼有市场高能激励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双重优势,因而是给定条件下的最优合约。  相似文献   
18.
1、我们在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时,必须坚持两点论,不能搞一点论。所谓两点论,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要确立企业法人地位,解决政企不分,实现自主经营,让企业活起来;二是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解决国有资产责任的落实,形成产权约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两个目的都要达到。如果只强调搞活企业,主张政府对企业撒手不管,法人财产权就  相似文献   
19.
20.
2005年,如果再买一辆 SUV,该如何选择?有人这样问。中国进入 WTO 已经接近第五个年头,对中国汽车工业的保护即将结束,对进口车配额的限制即将在这一年取消,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的进口车公司早已做好准备。许多车型在中国的装配生产也已经酝酿准备多时,或已经开始,还将在很大程度上会解决维修、维护的人才和零备件供应问题,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所以,2005年,进口车和国产车选择的余地都会进一步增大。对于高档车购买者来讲,选择进口车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