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6篇
农业经济   32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整个农村改革,大体上分四步进行:第一步,1979—1980年为酝酿准备阶段。当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划时代的改革措施时,开始有不少人存在着等上级布置,看领导态度、看左邻右舍,怕搞乱思想、怕影响生产、怕走上“老路”的“一等二看三怕”的思想。经过层层发动、统一思想,参观学习、培训骨干,试验示范、总结经验,很快形成共识,为全面推行这项改革做好了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经验准备。第二步,1981—1983年为组织实施阶段。主要是集体所有的耕地实行“三田制”,即按家庭人口分口粮田、按家庭劳力分责任田、按养猪数量分饲料田。从此,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从根本上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实行政社分设,乡镇一级建立人民政府和经济联合委员会,村级建立村民委员会和经济合作社。为时二十五年的农村人民公社自然解体。第三步,1984—1993年为巩固完善阶段。主要是根据“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人口、劳力有变化的农户,承包耕地作适当调整,同时,形成一批种田大户;完善了农村服务体系,形成了集体农业投入机制。第四步,1994年到现在为发展提高阶段。主要是按照农村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发展经济,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32.
随着村办企业的改制,行政村的撤并,村级经济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增加村级可支配收入?苏州市老促会、扶贫协会、合作经济研究会,联合各县(市、区)“三会”的同志,对苏州市部分行政村做了一个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33.
苏州素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相对而言,苏州市区位优越,交通方便,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外资引进起步早,发展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突破8000元,今年有望增至9000元,正在向万元冲刺。但是,由于体制改革、产业功能、农民素质、就业机会、创业条件、资源状况和天灾人祸等因素,“天堂里还有穷人”,“农村还有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和做好帮困工作,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尤其是如何建立帮困的长效机制,更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积极的探索,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和谐农村的内在要求,更是农村弱势群体的殷切期盼。苏州市帮困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总目标,也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主要有以下十个要点:  相似文献   
35.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程,已经列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头号议题,正在逐步加以解决,这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但乡镇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程,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紧迫问题。 苏南农村,田少人多,交通便捷,农村经济比较发达,也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被邓小平同志誉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3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且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点。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尤其是农村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做调查,作规划,下措施,定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我们坚信,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将在全国农村扎实兴起和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37.
今年,是我国农村改革30年,值得追忆,值得回味,值得总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市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39.
历史的回顾 苏州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从总体来说,是稳步发展、持续增长的。1949年,粮食总产量只有8.35亿公斤,50年代年均14.1亿公斤,比解放初期增长68%。60年代年均17.65亿公斤,增长25%。70年代为25.3亿  相似文献   
40.
实行制度创新建设农村社区--苏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小城镇的扩容,乡(镇)村的撤并,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州市,实行制度创新,建设农村社区的新课题被历史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