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6篇
农业经济   32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41.
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镇的扩容,设施的配套,镇村的合并,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一种新颖的农村组合——“农村社区”脱颖而出,像雨后春笋般地在苏州农村大地应运而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个农户搬进新的社区,亲朋好友都来参观询问。这件事,在苏州农村已经成为时尚的话题。农村社区究竟怎么样?最近笔者到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以及吴中区、相城区等农村社区,领略了一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社区的风采。不看不知道,  相似文献   
42.
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农村的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社已有1173个,入社人数51.47万人;专业协会2517个,会员46万人,农民合伙组织1.49万个,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88.3万人。苏州市农村现有各类合作社、联合体、协会、研究会580多个,成员2.68万人,实践表明,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相似文献   
43.
苏州市各级党政领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倡导城乡兼顾,善待农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教活动中,他们深入农村,定点调查,亲自宣讲,同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兄弟谈心交朋友,了解农村真实情况,走访农村弱势农户,加深同农民的感情.他们实践"三个代表"见行动,善待农民办实事.  相似文献   
4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新农村,联系苏州市的实际,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必须把握好、处理好和解决好。  相似文献   
45.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江苏省苏州市多年来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苏州市经济快速发展、率先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苏州市委、市政府科学的发展和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46.
苏南村级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多维经济的新路子。其基本特征是产权多元、形式多样、主体到位、利益贴紧、集体创收、农民实惠。  相似文献   
4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总目标,也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篇大文章,笔者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8.
现在从国际到国内,从上层到基层,从城镇到农村,从领导到百姓,都在议论粮食安全问题。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十分现实的,人人关注的民生问题、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9.
50.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步伐的加快,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逐步成熟。在经济比较发展的苏州市农村。已经涌现出一批农业规模经营的典型,有着不可阻挡之势。主要有土地承包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土地承包权租赁的家庭农场、取得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企业……。并提出了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把握的一些问题,包括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坚持农业规模经营的正确导向;规范土地有序流转.严格实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强化对农业规模经营领军人物的培训,造就一支新型的农业从业人员队伍:加强发展农业服务业,建立新型的农业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