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469篇
工业经济   167篇
计划管理   679篇
经济学   426篇
综合类   160篇
运输经济   44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491篇
农业经济   275篇
经济概况   57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对河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在全国、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对3个主要行业的竞争力特征进行了归纳,指出了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扶持、企业创新主体、产业重点选择、京津冀合作、合理布局和内外结合6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的对策措施,可为政府部门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2.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国家治理和公司治理中,由于各自优势的不同,各自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两者的协同联动是整合审计资源,减少资源重复浪费,提高国家审计效率效果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涵,从政策角度出发探讨了目前我国协同联动的主要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破除技术手段的制约和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实现协同联动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3.
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经济作为支撑,在这一背景下必须将农业经济和市场经济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推动市场农业经济迅速、平稳发展。从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入手,分析与探索促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且提出可靠性建议,从而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4.
基于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不断应用和“科技强审”“审计全覆盖”的政策驱动背景,探讨信息技术和国家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信息化环境提高给国家审计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国家审计机关选择加大信息化投入,开展信息化建设、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应对策略,能显著改善社会信息化环境对审计质量带来的冲击,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当前信息技术已进入大数据时代,研究结论对国家审计机关持续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供启示;审计人员更应该提高信息化审计分析技能,提升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使得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国家审计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5.
崔新蕾  王丹丹  吴丽娜 《技术经济》2020,39(10):119-127
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作为城镇化的主要依托和核心追求,二者的关系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构建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的时空差异做出实证研究,并利用ArcGIS将其空间显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度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二者的协调度自西向东逐步增加,耦合度无明显分布规律,总体呈高水平耦合状态;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度在城市群间的差异显著,但城市群内部的差异逐步减小。从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的视角,为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6.
正永胜农产品品类丰富、品质独特记者:提到永胜县可能朋友们不是很熟悉,但是相信大家对云南的大理和丽江都非常熟悉,而永胜这个地方隶属于丽江市,与大理市山水相依,相信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定能够生产出令大家惊喜的农产品,下面请王鹏副县长为大家介绍一下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王鹏:首先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农业农村部组织的这次产品对接活动,也非常感谢农业农村部为我们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信息联系日益紧密,电子政务也在世界各地普遍兴起。近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也进入了全面展开的阶段。电子政务建设不但提高了政府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是从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出发,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8.
清代雍、乾时期河西屯田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和农业条件的优越,自西汉建郡县以来,差不多历代都在这里实行过屯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又一度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本文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原始档案材料及其他有关记载,对清代河西屯田的背景、规模、方法、特点等作些探讨,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159.
广东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东省耕地数据,引入耕地变化率、耕地分布重心等指标,研究广东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然后运用库兹涅茨曲线拟合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并利用耕地面积变化与GDP增长的对数相关关系式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每增加等量GDP所占用的耕地面积进行了估算。首先分析广东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广东省的耕地资源和人均耕地总体上呈递减的趋势,其平均耕地补充系数为0.52,人地矛盾突出;其次分析广东省耕地变化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除粤西的茂名市和云浮市为耕地增加外,其余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急剧减少,而基于GIS的耕地重心计算表明,广东全省耕地重心呈现向耕地后备资源丰富、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区移动的趋势;最后对广东省各市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关系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大致可以分为倒"U"型、单调上升型、单调递减型、"N"型和"∽"型四种类型,同时研究发现广东省耕地面积随GDP的增长呈对数型递减分布,预测结果表明广东省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加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60.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行为规范、是财务行为和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但由于企业又具有社会性质,因此企业在承担经济责任以外,还要负担起相应的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等其他社会责任.本文在分析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两者并不是互相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应该调整财务目标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