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发展的一般表现。市场经济是一种使被资本分离开来的生产与消费通过市场来实现其统一性的经济形态。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中的生产与消费的总体平衡必须通过阶段性的不平衡运动即间歇性的经济危机来推动。英国是市场经济的发源地。18世纪英国资本向欧洲大陆扩张的同时也把市场经济的固有矛盾引向海外,由此便引发出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19世纪愈演愈烈的亚非拉地区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  相似文献   
32.
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令对南斯拉夫实施空中打击,这使人不由得不想起发生于上世纪的中英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值得研究的是,曾是世界超级大国的中国,为什么会在近代被打败,而我们又怎样才能赢得明天的胜利。由英国工业革命及远程航海技术带来的新的即海上对敌国进行纵深打击的战争模式,在19世纪上半叶已广泛地影响了西方世界。保卫海上商业利益带动的造船业和海军的发展,以及西方殖民  相似文献   
33.
张文木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1):5-39,156,157
近现代以来中国与海陆霸权国家之间的地理"拉锯"式博弈伸缩变化的历史结果表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蚕食在中国的抵抗下最终还是有底线和极限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版图及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互动是有一定规律和特点的。与欧洲的地缘政治版图由外而内大幅碎化的布局正好相反,除传统意义上属欧洲国家的俄罗斯外,亚洲国家版图整合程度呈现以中国为中心由外而内大幅提升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亚洲历史的稳定性优于欧洲的主要原因。作者特别指出,伊朗所处的地缘政治位势对中国西陲安全具有极大的"桥头堡"的意义。历史上中国西陲安全长期面临欧洲强势东扩的压力,但这些西来列强的压力无一例外地被拒阻于伊朗高原之外或被大量消耗在伊朗高原之中。不仅如此,伊朗高原国家与中国西陲被"扎格罗斯-兴都库什-喜马拉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位于屏障最西端的国家伊朗而不是处于屏障之外的印度实际上就成为中国西陲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它们抵抗西方列强的斗争的命运与中国西陲安全唇齿相依:如果伊朗被压垮,那么由此东进的西方强势力量就会沿着途经伊朗高原的古丝绸之路(在此地理基础上形成今天的"欧亚大陆桥")倒逼中国并对中国西陲造成重大危险。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4.
人的思想及其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学风也就随之堕落,接踵而至的就是国家的衰落,而有生命力的思想崛起又往往是以物质社会的衰败为代价的。研究表明,公元1000年前后,欧洲经济处于最低点,而中国宋朝经济已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巅峰,其哲学成就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此同时,人的认识离实际却是渐行渐远,唯心主义成了意识形态的主流,空议之风大盛,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家的衰落。为了"补天",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全书因事命篇,直面矛盾,以周天子导致国家分裂、诸侯雄起的政策失误开篇,记载了长达1362年的历史,一个故事一摊血,没有口号,绝无大话,更无空话。它犹如暗夜里闪电,晴空中惊雷,与当时那严重脱离实际、空论普世理学的学风形成强烈的对比。尽管《资治通鉴》没有警醒沉湎于诗词书画中的宋代朝政,甚至没有警醒作秀成瘾的明代朝政,但它警醒并挽救了中华民族。明亡后,中国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案头首选多为《资治通鉴》。其中那经世致用、不尚空谈、实事求是的学风,为后来中国那"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迅猛崛起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
通过分析俄罗斯国家力量的三级底线及其分布规律、俄罗斯国家的扩张极限伸展规律、俄罗斯国家的绝对目标及其悖论、俄罗斯国家兴衰的地缘政治路线图以及俄罗斯国家兴衰规律对中国的影响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作者认为,俄罗斯国家的扩张能力基本为其巨大的版图所销蚀,这使得俄罗斯国家扩张能力的极限大体与其国家版图一致。俄罗斯成为拥有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陆地面积庞大到它不可能再要到太多的海洋。望洋兴叹,似乎就是俄罗斯国家的命运。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控制力是由西向东逐步递减的,但这种递减又从中国从东到西控制力逐次递减(直至中国的新疆地区)的特性中得到了补偿。这一近乎物理力学的原因使得历史上的俄罗斯国家宁可让重心在东部的中国控制新疆,也不能让伊斯兰地方势力集团在此地区结成政治板块。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疆独等分裂中国的势力从来没有在中国境内成功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的眼光就应当将"华北的历史地理"与亚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地理结合一体,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进一步推进对中国及其周边的地缘政治研究,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地缘政治理论,这对于中国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思路中有效地参与世界治理、处理世界事务也是有益的。命运即政治。没有政治的地理是没有矢  相似文献   
37.
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中国有着非常有利的地缘战略优势。其特点是中国广袤的版图不仅使其位于亚洲中心而且处于左右逢源的地理位置:它东接太平洋,有漫长的海岸线,这利于对外,特别是对日、美等发达国家开放以获得中国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和资金,同时它也有利中国经济向海外拓展和进出口贸易大规模展开;它西可直接与中亚中东地区交往。这一地区的国家不仅是我国长期以来建立的  相似文献   
38.
大国天助——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走到今天,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已从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概念已经是个世界的概念,中国已不是过去封闭体系中的国家而是与世界联为一体的和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因此中国这时所面临的矛盾也就不是生存意义而是发展意义上的矛盾。我们封闭的时候,反倒是与  相似文献   
39.
《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于 2 0 0 3年 9月 2 0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总编辑秦毅和本刊主编王逸舟的共同主持下 ,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位中青年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纷呈的发言。我们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整理出来 ,刊登在此以飨读者。编辑部特别强调 ,这里刊登的文字得到了各位发言者的确认 ,发文顺序以发言先后为准。  相似文献   
40.
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以天山为界分南北两线。以喀什为外联枢纽的南疆线是西域稳定的关键线路。与北疆线地缘政治特点不同,此线不利于国家军事力量大规模机动,在历史上多是境外势力渗透并资助中国西域分裂势力的关键通道。欧亚大陆可容纳的古今战略力量,大体分欧洲、中亚和中国三部分,其两端若有任何一方衰落并由此造成战略力量的收缩,都会引发中亚战略力量在欧亚结合部即中亚地区的崛起和扩张。这样的变局一旦出现,它对中国西陲安全造成的压力当然是全方位的。目前,中国西域地缘政治环境在机遇和挑战两方面都有了向汉唐形势回归的趋势,8世纪出现在中国西陲的"大食"形势再次向中国西陲逼近,地区恐怖主义为争夺这个战略真空并由此对中国西陲造成的安全压力和危险必将同比增大。当前中国西域恐怖分裂主义事件日益向南疆喀什一线汇集的事实表明,它们已不是互不联系的偶发事件,而是有着在历史上被新疆分裂主义势力规律性地多次重复过的地缘战略取向。为了间离中俄关系,日本在诱导中国西进中亚,而东海则是中国安全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须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