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43篇
经济学   5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6篇
  2023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在承揽工程、施工组织、资产结构及经营管理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又要求企业全员、全方面、全过程、多角度地管理企业成本,本仅探索当前形势下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理念和途径。  相似文献   
72.
<正> 我公司1993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是非上市公司,在坏账准备的核算上只能按外经企业制度规定的2%计提。 1999年财政部以财会字[1999]35号文件印发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73.
孙翰英  李玉民 《中国市场》2008,(40):100-101
雷击为影响输电线路的主要因素,本文阐述了雷电的形成及雷击对架空线路的危害,提出了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击故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重点介绍了线路型合成绝缘氧化锌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针对山东铝业公司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对挂网运行的避雷器进行了跟踪统计分析,对线路避雷器的防雷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74.
75.
肩宽细腰体型Y,相差厘米二十二。A字体型为最好,相差十六不能少。中年穿衣为B型,相差十一减一拳。  相似文献   
76.
《质量振兴纲要》的正式颁布实施,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必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农业发展银行资金封闭运行是为了保证政策性收购资金能够良性循环,支持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但运行几年来“封”而不“闭”,年年都有大量资金沉淀,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势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阻碍了政策性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良性循环目标的实施。其主要原因,一是...  相似文献   
78.
基于“双循环”视角,以循环规模、循环成本、循环效率、循环安全、循环可持续为准则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NP-CRITIC-GRA方法评价中欧班列运行质量,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双循环”视角下中欧班列运行质量评价依次为中欧班列(成都) 0.865 0,中欧班列(重庆) 0.811 0,中欧班列(西安) 0.713 2,中欧班列(郑州) 0.657 9,中欧班列(乌鲁木齐) 0.591 0,中欧班列(义乌) 0.553 9;中欧班列(成都)循环可持续较好,中欧班列(义乌)循环成本较高,循环安全较差;全程运输风险、覆盖城市、开行列数、货运量、本地货源占比、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和“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指数是中欧班列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循环可持续、循环规模和循环安全对中欧班列运行质量影响较大,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79.
中欧班列开行打通了跨境物流新通道,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为明晰中欧班列和区域产业的密切程度,在构建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测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中欧班列产业粘性测度模型。测度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的物流通道效能,并以中欧班列(重庆)为例进行了产业粘性测度。结果表明:2011—2015年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呈现波动发展态势,2016—2020年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且五大集结中心开行班列物流通道效能逐渐占据领先地位。此外,相较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分布为“东高西低”的态势,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所测产业中,中欧班列(重庆)主要对高附加值和高时间敏感性产业产生粘性,对低附加值-低时间敏感性产业尚未产生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