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王贤彬  徐现祥  李郇 《经济学》2009,(3):1301-13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更替成为一种常态,现有文献忽视了其对辖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上,我们讨论了多种地方官员更替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机制,强调省长、省委书记更替会对辖区经济增长带来短期的负面影响。在实证上,我们采用1979—2006年间我国29个省区的官员更替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省长省委书记更替对辖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因地方官员更替频率、更替的地方官员的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地方官员更替主要影响辖区的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并非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增进对如何现实省区经济平稳增长的理解。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县城城镇化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基于对广东省云浮市的县域经济调查,在县域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分析产业转移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财税最大化和县域主体功能区实践下,县级政府倾向于发展大型资本密集型工业、建筑房地产业,在空间上则表现出向县城和少数重点镇集中的趋势。产业转移为县域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以县城为主导,以重点镇为支撑的县域城镇化格局开始形成,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外出回流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但资本密集型产业限制了对人口的吸纳,不利于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3.
建设珠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郇 《亚太经济》2001,(5):43-44
本文在分析了珠港澳各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中心、一个腹地、三个次区域”的大三角旅游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24.
封闭与开放:城中村空间解析——以广州市车陂村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云  陈洋  李郇 《城市问题》2007,(7):63-70
以广州车陂村为例,由外而内地对城中村空间进行解析,指出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空间类型,具有被挤迫和封闭的外部空间特征;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城中村仍然保留了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体现在混合的功能使用、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的村落肌理以及场所的文化传承上,这是城市空间多样性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内部空间的整理和外部空间的渗透两方面对城中村的改造提出建议,以期促使城中村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最终成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25.
CEPA效应下香港与泛珠三角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余辉  李郇 《南方经济》2006,67(9):35-42
本文使用“边界效应”的分析方法,将边界看作是贸易壁垒的一个综合指数,沿用Head和Mayer的边界效应模型.尝试性地研究了香港与泛珠江三角洲内地省份存在的贸易障碍。实证结果表明,最近几年,作为两地贸易壁垒综合指数的边界效应还在上升,市场在逐渐趋于非一体化。这说明CEPA的签署,虽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未能真正消除香港与泛珠江三角洲内地省份的贸易障碍,必须采取其他更强有力的措施来促进两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