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安钢党委紧扣企业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安钢文化,培育企业精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大发展,创造了连续23年年年盈利的骄人业绩。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利润4.3亿元。经济效益继续保持了冶金行业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樊杰 《经济地理》2008,28(2):177-18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学术思想是吴传钧先生对我国地理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吴先生长期对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的探究与实践,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学术思想已成为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石与工作指南。近些年以来  相似文献   
43.
面向国土管理决策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的核心问题.新时期面向国土资源管理决策的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战略意义.本文对其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和关键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4.
45.
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展开。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基于城乡空间划分关系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城乡空间关系转变过程中的特征和问题的展开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城乡发展的规划响应方法。  相似文献   
46.
樊杰 《经济地理》2011,31(1):1-6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47.
虽然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同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但是同其他两个区域相比,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显然要滞后一些。原因出在哪里?本文作者将告诉你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五大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8.
杨晓光  樊杰  陈汉欣 《经济地理》2003,23(2):192-196
文章分析了成都市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特点,指出目前制约成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中药现代化加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同时利用高技术推动传统工业的改造,以柔性生产推动军工改造的政策建议,为成都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9.
2009年3月13日16时46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杰出社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地理学报>原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传钧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郭来喜先生、刘卫东和刘彦随研究员参与了本文的定稿.  相似文献   
50.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敏感性区域,其中人口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县域为分析单位,对2007—2018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人口增长率、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且少数民族人口多,为人口净迁出区,劳动力人口占比较低.区域存在人口总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发展水平低、外出打工农民比例大、农业人口迁移意愿不强烈、劳动力素质低、区域贫困人口多等问题.最后,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的发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实现区域人口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