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10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5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地大量被征用并因此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而失地农民安置、其合法权益的维护已成为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因此 ,本文通过分析失地农民的困境 ,认为滥用征地权、忽视土地的财产功能、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和缺乏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造成失地农民困境的制度原因 ,并提出了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
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基本农田利用的外部性导致市场机制作用下基本农田配置过小;政府管制下限制了基本农田生产的机会成本,造成基本农田经济价值损失。基本农田经济价值损失可以运用政府管制措施纠正市场配置的失灵,并通过经济补偿予以实现,补偿额下限为基本农田利用的机会成本损失,上限为为社会提供的正外部性价值。  相似文献   
73.
74.
研究目的:通过文献评论为被征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提供公共政策选择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改革以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政府职能有机会从农村社会保障中退出,导致后来的立法和政策设计对农民应得的社会保障等社会权利的救济均附着在土地权利之上。研究结论:当前的问题在于没有区分农民的土地权利和社会权利,农民失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于土地上的社会保障权利,造成农民保障生存安全、享受社会成果的权利与能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75.
线性优化模型方法是一种在具有确定目标又有一定约束限制条件下,从所有可能的选择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模型方法,是应用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方法。本研究以六安市为例,通过运用线性优化模型分析六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和2015-2020年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并且对主要的社会经济指标作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六安市2015-2020年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的直接表达。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有较大减少,因此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六安市国土资源管理重点是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释放潜力,以补充耕地面积及为城镇扩张置换指标;并且有计划的科学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园地与林地面积。  相似文献   
76.
基于参与主体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实现的可行性,为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和整治时序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1)浦口区现实潜力修正系数较大的泰山等街道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该区域受南京市区辐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快、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和农户的整理意愿强烈,而修正系数较小的盘城等街道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依附性大,参与主体的意愿也较低。(2)到2030年浦口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为6894.27 hm~2,现实潜力为4382.99 hm~2,占理论潜力的63.57%。(3)根据现实潜力确定浦口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级区,Ⅰ级整理区为江浦街道和桥林街道,Ⅱ级整理区为西北部星甸街道、汤泉街道、永宁街道和泰山街道,Ⅲ级整理区为盘城街道、沿江街道、顶山街道。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释放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主体意愿等因素制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应采取区域差别化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  相似文献   
77.
研究目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分配是实现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考虑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分异,构建包括人口、二三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下达指标分配体系,并结合区域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率分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折抵指标,为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提供方法参考。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经济计量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差异构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下达指标分配体系,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又兼顾区域资源禀赋的供给约束,评价体系更为全面;(2)考虑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折抵指标,优化了新增建设用地供给结构,能够兼顾资源配置的效率。研究结论:本文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国土空间规划的多目标协同治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亟需多目标协同治理,本文基于当前空间规划多目标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构建实现多目标协同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理论分析框架,讨论国土空间规划多目标协同治理应持续关注的方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推理演绎法。研究结果:(1)当前空间规划存在规划目标体系需要明确、规划管控指标阈值缺乏科学测算依据、对"规划空间"复杂系统的认知尚需提升等问题;(2)国土空间规划的多目标协同治理,一要强化规划多目标的衔接与量化,二要针对关键要素强化管控指标集构建及其阈值测算,三要利用系统优化模型进行情景分析来辅助多目标规划决策,四要从规划"目标—指标—管制"协同方面构建多目标治理机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多目标协同治理是制定科学规划方案与实施有效治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79.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使得耕地保护压力加大,还呈现出用地内部结构不合理和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对扬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对土地资源保护、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以及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研究目的:调查“两规”冲突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针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这一“两规”冲突核心问题的行为倾向,并据此勾勒出“两规”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进而探寻相应的协调对策。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研究结果:15个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其中某些主体同时拥有多项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针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这一核心问题,具有矛盾利益诉求的主体有着不同的行为倾向;依据其利益诉求及行为倾向,可以将15个利益主体分别归入利益相关者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研究结论:改变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减缓其对立关系是解决“两规”冲突的根本出路;在规划编制阶段构建完善的冲突协商机制和在规划审批阶段强化省级政府的制约作用是当前更务实的选择;此外,还需强化规划的执行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置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