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1.
新疆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单一产业无法牵引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应积极寻求和大力培育多支点共同支撑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番茄、红花、构杞极具发展潜力,有望成为新兴支柱产业,棉花产业需要全面提升质量,林果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中央政府应该像支持新疆棉花基地建设那样,支持新疆红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业在中国越来越重要。发展畜牧业是农民就业和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世界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畜产品消费正处在稳步增长期,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未来几年畜产品的目标市场。今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增加畜牧业比重,要积极发展畜牧业。  相似文献   
13.
井研县的调研表明,农民是可以靠现代农业致富的,出路就在于实行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农民的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等高效的大农业,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益。本文还对农家小院功能分区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们肉类消费量的增长,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科技支撑力度的加大,促使中国的肉类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中国肉类生产呈现鲜明的区域性特色,肉类消费与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一致性,主产区一般都是主要消费地区,高收入地带也是肉类主体消费带。农村肉类消费与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收入越高的人群肉类消费量越多、质量也好一点,中国肉类消费正处在稳步增长期。  相似文献   
15.
民工对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以及当地人对民工的歧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还能忍受:唯有干完活不给工钱,拖欠、克扣、吞噬民工工资,成为农民。外出就业最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寿光县地处山东中部渤海湾南畔,胶济铁路之北,隶属潍坊市,103万人,农村人口90.3万,150万亩耕地,是个农业大县。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后,这个蔬菜之乡的蔬菜生产迅速突破就地消化的局限,发育出面向销区的批发市场。批发市场承担起跨区域大流通的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促进区域生产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牵动生产,生产促进市  相似文献   
17.
对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流入相关制度建设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流入相关制度建设的考察崔传义,潘耀国改革以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在向市场体制转轨中一直走在前列,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崛起,邻近内陆省区与之在经济上的差距拉大,这里又最早成为内地劳力大批涌入的一个热点。鉴于在珠江三角洲易于感...  相似文献   
18.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更是一个畜牧业大省,1993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63万吨,禽蛋总产量214万吨,牛羊奶总产量3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3.8%、25.4%和16.1%,畜牧业产值281亿元,增长18%,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9.7%,畜牧业生产各项指标在全国的位次逐年上升,肉蛋奶总产量已跃居全国第一,家禽、家兔存栏,绵山羊、家兔出栏,禽蛋、牛肉、羊肉、兔肉产量等八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山东省正在实施着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的跨跃。借东风,推动全省养牛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切实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更多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通过深化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调查说明,农区跨区域流动、进城务工就业超过乡镇企业就业,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限制已基本突破,但就业的公共服务歧视基本未变。拖欠工资问题及一些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犯的问题仍然突出。建议搞好政策落实,把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执行和监督移向社会,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外来人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