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米运生  程昆 《金融论坛》2007,12(5):14-18
商业银行所有权安排是影响信贷资本配置质量的基本变量.由于理论背景不同,对银行产权与信贷配置效率的关系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在理论分析信贷配置的所有权效应基础上,本文选取中国16家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的数据,对中国1990年代以来国有产权的信贷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银行制度下,中国的信贷资本具有正的但较低的配置效率,银行国有产权比重过高使信贷配置效率未能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52.
不同用途之间的生产与配置效率的对称即能实现资本的帕累托最优。基于此理,本文对中国FDI生产与配置效率的区域特征及其区域经济收敛含义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发现是:(1)我国FDI边际生产效率从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依次递减;FDI区域经济贡献则按中部、东部、东北和西部依次递增。(2)FDI促进了中部向东部经济的收敛,但继续拉大东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经济差距。(3)四大区域作为整体,具有较高的FDI配置效率,但区域间并无显著差异。(4)FDI配置与生产效率呈非对称性特征:除中部之外,其它三大区域FDI配置效率均不显著且与生产效率不匹配。基于区域间FDI配置与生产的对称性目标,本文提出优化FDI区域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收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
傅铭深  米运生 《江苏商论》2010,(11):155-157
采取现代企业制度的银行将风险管理职能托给职业经理。经理对信用风险的优秀管理能使银行获得风险溢价。但相对实体部门来说,商业银行的信息比较"软";而信息不对称、资产信息模糊性和经理的有限责任使银行面临更严重的代理冲突问题。这种情况下,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陷、市场约束的软化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不足、金融规制与制度失灵等情形均恶化经理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使银行承担超过其风险报酬线的过度信用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54.
吴彤  米运生 《商业研究》2008,(4):126-130
FDI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特别意义。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FDI选择因素来说,东北三省具有较大的同质性,省际差异并不显著;区域层面上,该地区市场优势明显,但科技创新明显滞后,劳动力成本也较高;省际层面上,市场潜力、区位优势、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从正面影响着FDI布局,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基础设施滞后则是三省共同的不利因素。在省内层面上,辽宁具有市场优势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较高;黑龙江较小的经济规模构成了FDI的严重制约,而吉林在各方面基本处于相对劣势情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
FDI尚未成为西部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较少的FDI存量拉大了西部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西部地区经济同质性较低,区域经济一体化远未形成。西部在市场潜力、区位和区域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较大劣势,影响了外资流入;正在改善的基础设施则对FDI流入产生了较大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内部,在省际层面上,FDI选择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6.
基于金融自由化视角,本文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重审此问题.自由化缓解信贷空间错配问题,储蓄流出农村并被配置于相对高效的城市和工业部门;金融自由化意味着农村将获得逐渐增加的公共政策支持;国有银行反应过度,降低农户相对经济地位但后果并不严重;银行基层机构和部分农村储蓄本来就外生于农村经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下的低金融需求抑制了农村金融供给过度调整的不利影响;配置效率改善的正外部性抵消了(农户金融机会减少的)消极影响,自由化总体上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57.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水平效应:基于资本形成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储蓄与投资的第二次结合是金融的基本功能,金融自由化的投资效应包括效率效应、质量效应和水平效应等。水平效应是指通过储蓄效应、风险共享效应、内部化效应、缓解私人部门及中小企业的信贷预算约束效应等机制提高投资率。运用1992-2006年的数据对中国银行自由化投资效应中的水平效应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自由化不但提高了社会的信贷可获得性,更是促进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8.
确权在整体上增加了农户的信贷机会,但在农户之间这种机会并不是均匀分布的。通过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对低收入农户来说,确权因强化了土地"禀赋效应"而只能有限地提高信贷可得性。对经营能力强的高收入农户而言,确权可通过土地"安全效应"而较大程度提高信贷可得性。本文利用河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确权之前,高收入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比低收入农户高46.03%;确权之后,高收入农户信贷可得性是低收入农户的106.88%,两者信贷可得性的差距增加了一倍多。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之所以扩大了不同收入农户信贷可得性的相对差距,主要是因为农地流转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9.
动员储蓄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金融抑制政策削弱了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这种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私人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能通过利率、收入、资产选择效应等多种机制提高私人储蓄率。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自由化运动。选取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通过对中国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银行自由化对提高私人储蓄率作用是显著的,且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0.
公司并购的动因理论:一个基于价值视角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迄今为止,多数公司并购动因理论无法对毁损股东价值的并购现象作出合理解释。本文认为,基于价值视角对于并购动因问题展开探索有益于揭开并购之谜。因此,本文将西方并购动因理论重新整合为两大分支——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理论与公司并购的价值毁损理论。并且,本文在梳理国内相关研究后发现,随着我国制度环境与并购市场的完善,西方成熟并购理论在我国并购问题上的适用性必将加强,尤其是公司并购的价值毁损理论尚有较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