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81篇
经济学   48篇
综合类   30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0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3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房地产企业基于风险导向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房地产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为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2.
为了提升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本文在价值网思维导引下对主题展开了研究。首先概括出价值网思维的内涵,然后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在融入价值网思维时所面临的挑战。以此作为文中的问题域给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多途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区别岗位工作性质分类制定激励政策、以仪式性活动培育员工企业公民意识、下沉岗位调研力度优化对标管理模式。最后论述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即强化员工贡献与薪酬间的正相关关系、依托信息平台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模式、重视员工职业成长丰富监督指标结构。  相似文献   
53.
回翠翠  孙原 《市场周刊》2020,(19):0111-0111,0113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此后,市值管理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热词。但有的企业假借市值管理之名进行股价操纵、谋取非法利益;有的企业市值管理认识不足、管理内容简单、投入人力财力不足;有的企业在采取了一系列市值管理措施之后,公司市值并没有明显提升。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市值管理。  相似文献   
54.
<正>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把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手段,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了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起点和根基。本文以商业模式“九宫格”的分类方法为基础,引进财务观,研究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商业模式的演进路径与价值创造,进而分析商业模式作用于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本文选择以新氧的创新性商业模式为例,研究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商业模式演化路径,搭建了一个“商业模式→投资战略→盈利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框架,以期探索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55.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探讨土地宏观调控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选择调控的方向。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新型城镇化中的路径选择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质量;(2)当前城镇化中存在着土地利用不节约等问题;(3)新型城镇化目标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4)人多地少的土地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土地宏观调控的作用。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宏观调控重点包括:(1)完善土地规划的调控机制;(2)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4)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5)土地调控应有保有压,在保护耕地红线的前提下,调控重点要转到对城市存量用地的高效利用上来。  相似文献   
56.
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人口、经济、空间与城市环境的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迫切需要研究城市人口、经济、空间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在市区尺度上构建城市人口、经济、空间与城市环境的协调评价体系,并以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7.
基于2002-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能源消费强度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层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方法,对工业化、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均会导致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增加,但城市化对低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高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却十分明显。此外,上一期的能源消费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技术创新等均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国存在技术创新的反弹性效应且能源价格对技术创新有诱致性作用。  相似文献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