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26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8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虽然利率对于一国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并不是所有的利率概念都可以被用作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适合把利率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我国目前基础货币扩张的主渠道是外汇占款,因此货币政策操作的常规工具应该是汇率,而不是利率,盲目提高利率只会进一步加大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套利空间,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考虑到目前僵化的汇率政策给整个经济带来的诸多危害,金融当局完全有必要逐步调高人民币的汇率水平。但在调整汇率的同时,也应对利率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两者都逐渐趋近于市场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92.
邮政储蓄应与邮政体制实行联动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要推进邮政业的改革,实行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进行有效监督。在邮政体制改革中,政企合一还是政企分开,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以及如何区分垄断业务和竞争业务、普遍服务市场和商业服务市场等,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在邮政各类业务中,争论集中在:一是包括信函在内的自然垄断业务的界定,二是包括邮政储蓄、快递、报刊发行、集邮等竞争性业务的市场化经营。其中在邮政储蓄业务上各方争议最大,本刊曾先后刊登过表达不同观点的章。本期特要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关于“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研究”的报告内容。研究报告将邮政储蓄的改革与整个邮政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提出了联动改革的方案,并对未来邮政金融的改革模式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93.
维护金融稳定还是保护存款人利益。存款保险制度被引入金融领域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但这种制度安排在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保护存款人利益的作用。国内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认识有很大偏差,普遍认为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纯粹是为了保护公众存款人的利益,从而大大低估了它对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何构建国有产权主体则是保证现代企业制 度富有效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国 有资产盘而不活的局面依然十分突出,这说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分析 这些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一、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原因第一、终极所有权关系不清,所有权虚置,表现在国有资产缺乏具体的最终所有者 。这种产权关系不清是由国有制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因此导致以代理人身份进 入企业董事会的国有资产代表并不一定…  相似文献   
95.
近一段时间,M1与M2增速“剪刀差”问题,引发各方广泛关注.本报告认为,M1增速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近一年来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超量发行,使得银行存款明显“活期化”,这是造成M1、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的最根本的原因;M2增速明显回落,则是因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走低、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同业存单大量发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虑到M2增速指标已失去其应有的政策参考价值,建议管理层今后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现金+活期存款”等更能如实反映实体经济现实购买力变化的指标的稳定增长上来.建议央行在补充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供应时,优先采用“降准”工具,而非“中期借贷便利”(MLF)或“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类再贷款”工具.  相似文献   
96.
范建军 《金融博览》2010,(15):32-33
当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