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33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承上启下,能起到对各项用地进行直接调控的作用,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中一个关键的环节。结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实践,从资料收集、指标分解、理论研究和修编的时效性四个方面分析了规划修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规划定位、规划思路、规划衔接、规划内容和规划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2.
基于新疆南部地区实证的棉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也事关新疆稳定大局。棉花产业已经成为新疆的重要支柱及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服务新疆棉花产业和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文章基于新疆南部地区的实地调研,结合南疆地区特有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区域民俗文化的条件,借助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从自然环境条件、家庭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风险因素等6个方面对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政策因素、自然因素、风险因素、技术因素对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比较显著,具体的因素主要有棉花补贴、土地肥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以及技术指导和采用新技术;而劳动力素质、棉农投入的劳动天数、耕地面积、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棉花的销售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成本支出、化肥使用量、水资源等对棉农生产行为影响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土地征用储备中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行为浅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土地征用储备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是一对重要的博弈主体,其博弈行为主要表现在土地或农地征用时的利益博弈,其博弈根源在于征用制度的缺陷以及政府行为的不规范。文章对此博弈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完善征地制度,规范政府行为等措施,以确保土地征用储备制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4.
本论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88~2005年环塔里木盆地地区的经济制度变迁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环塔里木盆地地区的经济制度变迁属于政策主导型的经济制度变迁;②其经济制度变迁总体上呈现波浪式缓慢前进的态势;③体制是环塔里木盆地地区经济制度变迁的主要制约因素。对此采用的根本对策是:加快政策主导型经济制度变迁向政策引导与体制变革相结合的经济制度变迁转变。  相似文献   
75.
76.
77.
本文从塔里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入手,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探索适宜于塔里木盆地的土地资源利用补偿模式,构建了生态生产模式、产业链互补均衡模式、区域要素点轴流动模式、产业集聚与城乡互动模式以及后发区域制度变迁推进模式,旨在通过资源利用补偿促进塔里木盆地经济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8.
运用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分析了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得出伊犁河谷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城镇规模结构分布较为集中,中等位序的城市较多,人口分布低水平均衡,处在城镇体系发展的初级阶段;城镇空间结构由于受到山地河谷地形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城镇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城镇间联系不紧密,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较弱;对伊犁河谷地区城镇体系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帮助移民脱贫致富,解决征地移民的实际困难,增强移民发展后劲,促进安置区的稳定与发展,以伊犁河谷恰甫其海水库造成的征地移民为研究对象,其移民主要安置在特克斯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境内。[方法]从移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移民搬迁前的生活状况以及搬迁后的3个迁入地的移民安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5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同时构建半梯形隶属函数及单因素评价矩阵;最后,运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移民搬迁前的生活状况与3个迁入地的安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文章旨在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3个地区的移民安置效果差异,重在分析导致安置效果差异存在的原因及安置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对策,为移民的后续安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结果]搬迁前移民综合评价值为0.245 1,搬迁后安置区特克斯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的值分别为0.575 5、0.515 9、0.378 1,大于搬迁前的值。[结论]3个县移民生活状况较搬迁前均有所改善,但安置效果仍存在差异性,安置效果最好的是特克斯县,其次是察县,最后是巩留县。鉴于此,文章从安置模式的差异、区位优势的差异、扶持方式的差异、耕地质量的差异等4个方面分析3个县安置效果差异的原因。并分析征地移民在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符合区域实际的解决措施,提高移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带动安置区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0.
耕地保护的驱动因素分析是耕地保护研究的核心。分析耕地保护驱动机制对于揭示耕地保护的内部机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塔城市耕地保护的驱动因素划分为自然驱动、人文驱动两大部分进行分析。并从经济、社会、技术三方面筛选17个相关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分析方法对初选的驱动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提取和筛选。借助驱动因子的载荷系数分析,得到各因素对耕地保护过程中驱动作用的权重,揭示耕地保护主要驱动因素,有利于实现耕地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