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经济发展迅猛,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鲜明,与此同时,三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绩效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引起了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关注。文章在对已有文献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此领域后续研究应当关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扶贫道路、扶贫经验及成果,研究精准扶贫阶段的理论创新、机制创新不断丰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理论基础。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目标,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的实践基础。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实现战略转变所面临的挑战。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工作体系等任务探索两大战略有机衔接的对策,提出夯实微观基础,强化产业支撑,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保障体系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正在快速增长,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巨大压力,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报废汽车数量也会随之迅猛增长。目前我国每年需要报废的汽车已高达100万辆以上,这一数字  相似文献   
4.
<正> 实际上,一个统计组织或一个统计工作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系统。但由于更多的是采用手工或机械来处理信息,因而其时的信息系统也多是人工式或机械式的统计信息系统,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电子计算机问世后,将它应用于信息处理,使得统计信息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首先,电子计算机扩展了人脑,从而使得电子计算机能够代替人工信息系统中人脑的部分识别、控制和指挥的职能;其次,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在按  相似文献   
5.
货币供应量,用相对数表示,即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控制,应从总量控制和结构控制两方面同时进行,反映在模型构建上,就是将影响两者的因素都作为外生变量置于同一个控制模型中。模型是一线性规划模型,因而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其实质就是求解目标函数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的极小值。最后,运用该模型对1994年的经济走势作出两点判断:(1)“五高”并存,(2)效益上升。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对民营企业结构竞争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民营企业结构竞争力的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东部民营企业结构日趋合理并开始寻求效率质的提高的同时,中、西部和东北部民营企业还处在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的初始阶段。并且,对如何提升各地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营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政府政策的制定。本文通过构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影响苏、浙、粤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各项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要优于浙江,浙江优于广东。  相似文献   
9.
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导数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由于仅考虑投入要素的数量而忽视投入要素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有失偏颇,且当经济增长率为负值时,还会出现矛盾的结果.重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在于用经济发展方程替代经济增长方程.  相似文献   
10.
谢忠秋 《经济管理》2006,(22):10-15
本文运用1986—2003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发展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总体协调度不高。其中,速度不协调影响最大.质量其次,四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