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3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55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12.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应中国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是工人阶级这一最先进的阶级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最先进的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近8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探索了一条通过社会主义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道路。随着知识经济这一新的先进生产力形态的出现,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时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认识和掌握知识经济这一最先进生产力形态发展趋势和内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人群,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调查表明,当代青年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自身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建设美丽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充满信心和期望。为了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青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素养,增强其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史革命“的路径、内容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经济史革命”以探寻历史上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为主线展开,经过了逻辑上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这场“革命”更新了经济史学研究方法,扩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促进了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结合;这场“革命”的方法论成果值得中国经济史学和经济学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理论50年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弊病在于经济理论主体性的丧失.近20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在恢复自身主体性和活力的同时,开始不自觉地失却理性.必须打破建立一成不变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幻想,探索建立能体现经济发展和国情特殊性的中国式经济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1979年以来国企业改革的发生是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内涵固有矛盾尖锐化和人们理性选择以及历史经验启示的结果,这决定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有企业改革的主线必然是国家与企业之间权利分配格局的调整,而权利分配格局调整一方面不能根本上解决原有体制内涵的固有矛盾,另一方面导致这些矛盾以新的方式发展起来。这种矛盾运动,决定了1978年-1998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选择与改革的路径,决定了将国有企业改革推向新阶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筹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本文提出,企业筹资战略要有明确的筹资战略目标,应遵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要依靠合理的筹资渠道,优化筹资规模,积极利用好筹资时机.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笔者认为这标志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探索将进入完善现有所有制结构这一新的阶段c但究竟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是完善的?为什么要完善所有制结构?如何完善所有制结构?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一、衡量所有制结构是否完善的标准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弄清衡量所有制结构是否完善的标准。而要确立这种标准,首先又要弄清所有制结构的属性和形态,界定所有制结构分析的角度。所有制结构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生产关系属性或经济制度属性。这种属性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