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3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55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浓缩苹果汁,当今世界仅次于橙汁的第2大浓缩消费品种.中国的丰富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使中国成为为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和出口国,90%以上出口美国等发达国家.近年受全球经济低迷和欧美技术贸易措施的影响,中国出口不断波动下滑,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趋于降低.需采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技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开拓新兴市场等措施,从而保障出口贸易的长远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2.
论新中国60年现代化探索的历史方位与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贯穿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发展进程的历史主题.60年间,中国启动了全面的现代化进程,将一个前现代化国家推进到初等发达国家行列.新中国60年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史、中国共产党自身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方位.新中国60年的历史进程,是按照自身的逻辑展开的,是自主的历史创造进程,这60年的未来指向,就是中国将沿着自身的历史逻辑,继续开创自己的民族历史,进而,彰显中华民族历史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3.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了“财富的增加”的收益概念,形成了经济学收益观。其后,以“收入费用观”为基础的会计收益观产生。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们从“决策有用观”出发,运用了公允价值而形成“全面收益观”。  相似文献   
64.
65.
夏兴园教授在45年的从教实践中,时刻关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现实问题,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著.<夏兴园选集>第五编收录的夏教授的19篇文章,就是他在这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的结晶.细读之后,我感到这些文章虽然涉及了诸多问题,但其中贯穿着一根主线,即探寻实现经济体制转换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机互动,以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6.
解读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2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7.
本文认为,我国“治整”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达到缓解通货膨胀、降低物价、调整经济结构等表面目标,更在于使中国经济走出“怪圈”,踏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之路。为此,在“治整”期间必须完成八个结合:(1)纠正急躁冒进与从根本上端正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结合;(2)经济增长近期稳定与建立经济增长速度制约机制的结合;(3)产业结构的常规调整与经济结构合理化的衔接;(4)提高经济效益与改善整个经济内在质量的结合;(5)强化行政手段与建立适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结合;(6)强调中央集中与建立经济分级管理模式的结合;(7)治理整顿与真正深化改革的结合;(8)治理经济环境与治理社会环境的结合。  相似文献   
68.
69.
赵凌云  刘文欢 《会计师》2008,(10):35-38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多指标决策和综合评价的多元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中非常有效。本文从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人手,通过选取适当的研究样本和财务指标,构建一个主成分分析模型,并对企业的综合财务评估得分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价,以期此方法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