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3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应该采用怎样的货币政策,才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需要坚定的稳定货币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继续执行坚定的稳定货币的政策。因为只有这样,国民  相似文献   
22.
23.
2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如何实行规范的股份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应从实行股份制着手。国家对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投资,增加其资本金数额,同时允许其动用原有所有者权益冲销不良资产,大大降低了不良资产率,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找到了途径。在国家绝对控股的条件下,实行规范的股份制,必须处理好国家股权与民间股权在股东代表大会上的关系,凡决定涉及国家控股地位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问题,应发挥国家股权的控股作用,而对于银行主要管理人员聘任,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方针,利润分配等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尊重民间股东意见。同时还要赋予国家股票增值和增收的使命并按市场原则加以营运,提高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25.
<正> 金融体制开始改革以来,如何在微观金融搞活的同时搞好宏观金融控制,是一个至今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的问题。而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在微观金融方面就不能或不敢继续放活,金融体制改革就难以继续前进。一、宏观金融控制的目标银行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部门,宏观金融控制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控制的主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论述了我国经济运行规律发生的重大变化,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仍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改变,并提出经济转轨时期容易发生通货膨胀,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通货膨胀的可能性相对减少,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还须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认为我国金融业当前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顺应金融改革的大好形势,在制度、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尽快把商业银行推上现代化水平。为此,应促进商业银行转变观念,以实现更多利润作为目标、认识商业银行给客户贷款是商品交易行为、进一步开展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28.
“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金融系统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和委员们围绕朱基总理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金融工作实际,就加强监管、创新机制、完善立法、改善信用环境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许多建议。代表和委员们对我国“十五”期间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29.
30.
我国银行利息,是国家手中掌握的重要经济工具之一,今后实现四化,要求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银行的利率,除储蓄存款利率在去年和今年两次提高后,已达到比较适宜的水平外,企业存款特别是各种放款的利率都比较低,而且长期未动,引不起企业的重视,不能充分发挥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适当提高银行利率。稳定物价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同全国人民切身利益有关的重大政策。提高银行利率是否有利于物价稳定?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在当前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银行利率有利于进一步稳定物价;另一种则相反,认为不利于物价的稳定。我赞成第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