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2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9篇
农业经济   24篇
经济概况   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1998年后中国的垄断性部门与竞争性部门间的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1998年前,国有企业同时控制着垄断性部门和竞争性部门,为了平衡两个部门的利益,政府限制了垄断性部门的价格和利润;而在1998年后,国有企业基本退出了竞争性部门,政府偏袒垄断性部门,放松了对其的定价限制.在垄断性部门的定价水平高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两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随着竞争性部门占整体经济的比重提高而扩大.实证结果表明,这一关系只存在于1998年之后.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于重庆市发展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贡献度考虑,基于重庆市近三十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贡献度模型、DEA效率评价模型以及增长率等计量模型,分析了重庆市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分别对重庆市农业经济变化的贡献程度。结论显示重庆市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调整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种植业和牧业对于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增加投入没有有效促进产出的同步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较低。据此文章最后尝试性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劳务派遣的涵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浮顶油罐指的是顶盖漂浮在油面的油罐。其特点是:四周用耐油橡胶密封圈以弹簧压紧在罐壁上,罐顶可以上下浮动。正因为罐顶紧贴着油面,油面升高,罐顶跟着上升;油面降低,罐顶跟着下降。本文介绍了浮顶油罐的构造特点,分析了其受雷击起火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防雷检测措施,以达到确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稳定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邓伟 《老区建设》2009,(11):18-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的管理职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新形势的需要。为解决乡镇财政管理混乱问题,江西宜丰县从2007年8月起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加大了对乡镇财政资金尤其是涉农资金的监管力度,既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又便于监督确保了资金安全,得到了乡镇及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有选择地对消费者提供价格促销在市场交易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体现了个体对靶向价格促销将做出积极响应的设想。本文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了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大小、对于目标交易群体的态度、为了成为排他性交易的对象所需努力水平这三个要素对靶向价格促销评价的影响机理,并构建出消费者对靶向价格促销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宜丰县地处江西省九岭山脉南麓.拥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和“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我县坚持”强生态建设,促绿色发展”的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与中国阿拉善生态协会共同举办的“SEE·TNC”生态奖评审中.宜丰县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县建设项目一举夺得第二名。  相似文献   
20.
丁伟  邓伟 《魅力中国》2011,(14):1-1
本文从新闻敏感的概念、特点及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几个方面入手探讨新时代下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为新闻记者就新闻敏感的培养与提高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