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邹旭 《时代金融》2012,(26):32-33,40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人民银行国库监督面临诸多新问题,如何适应形势发展,更新国库监督理念,充分发挥国库监督职能,成为目前国库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国库监督的定位、面临的新形势和如何做好国库监督工作入手对国库监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邹旭 《当代经济》2010,(15):18-19
财政专户的设置、使用与管理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各类专户财政资金能否安全、高效运行,而且深刻影响到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多年来,财政专户开设过多、过滥以及大量预算资金滞留财政专户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和政府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现状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媛媛  邹旭 《商业研究》2004,(23):60-64
分析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并给出了未来几年养老保险基金的预测。具体讨论运用模型的算法 ,探讨基金体系的合理性。指出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邹旭 《会计师》2012,(18):29-30
<正>长期以来,在不设置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地方,国库业务由人民银行委托商业银行代理。伴随着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正面临全面经营转型,其代理国库业务与主营业务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矛盾。如何加强对代理国库的监管,明确代理国库在整个国库业务体系中的定位,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依法、合规、有序开展代理国库业务,而且关乎人民银行国库职能的发挥,更直接关系到国库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旭 《北方经贸》2009,(10):73-74
我国财政已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型,但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仍存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分配不均、行政经费膨胀等缺陷。因此,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正确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强化对预算支出的监督力度,全面、协调、有序地推进各项财政支出预算改革,使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向公共财政转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日益上涨的运营成本,如何在“穷尽收入”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对利润微薄的物管行业经营业绩至关重要。采购成本下降不仅体现在物管企业现金量流出的减少,而且直接体现在利润增加、企业竞争力增强等方面。由于物管企业的采购成本占企业运营成本较高,因此,有效控制好采购成本并使之不断下降,是物管企业不断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和直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村委会为帮村民致富,引导村民发展“订单农业”,可却因种植户擅自将订单豆角卖给他人,被食品公司告上法庭.近日。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法院判决该县涝坡镇柿树园村村委会给付原告食品公司违约金13万元。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农户小额贷款推行以来,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农贷业务实践已经6年有余了,它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密切了信用社与农民群众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对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所处的工作环境,及艰苦的工作条件,在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发放上仍存在许多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探究保障性住房用地的空间格局,理解各级政府的配置逻辑,有助于实现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优化配置,加快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信息,利用核密度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等,研究我国省域、市域和县域间的保障性住房用地配置格局,比较分析各层级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错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保障性住房用地配置格局在各层级之间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分异性,密集分布与零散分布态势明显。(2)各层级的保障性住房用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配问题,过度错配与短缺错配并存,且与土地因素密切相关。(3)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错配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省域间的保障性住房用地基本遵循降低成本的配置逻辑,但在市域和县域间,则同时受到土地约束和用地成本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任务完成逻辑和降低成本逻辑。据此提出建议:合理评估保障性住房需求,精准配置保障性住房用地;优化地方政府监管考核制度,防范地方政府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20.
邹旭  马贤磊  石晓平 《财经研究》2021,47(11):49-63
市场和保障是实现住房小康梦的主要途径,如何认识两者关系成为各级政府制定住房政策的重要参考.文章通过构建供需均衡模型,结合我国特殊的住房保障和土地制度安排,在理论上分析了保障性住房供应可能对商品住房市场的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国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在统计意义上,保障性住房通过土地资源的竞争性配给挤出了商品住房供应,但在分割的住房市场中无法替代商品住房需求,因此最终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进一步研究发现,供给挤出效应在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但实证结果的实际经济含义较弱,供给挤出效应与房价影响可以忽略,这意味着保障性住房供应基本不对其他群体的福利带来损害.文章的研究从土地与住房市场的双重角度,为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对于正在广泛推行的共有产权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