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9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邹积慧 《活力》2004,(4):7-8
为实现垦区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立足垦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进一步明确垦区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敢于创新,善于创意,勤于创业,努力实现垦区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2.
邹积慧 《活力》2008,(4):12-13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提出,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  相似文献   
13.
<正>黑龙江垦区宝泉岭分局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和谐理念融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中,把和谐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发展思路中,在经济上致力于协调发展,在政治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文化上保持繁荣先进,在社会上谋求公平正义,在生活上创造安居乐业环境,形成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和谐分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邹积慧 《活力》2006,(10):7-9
黑龙江农垦宝泉岭分局地处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是国家确定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所辖13个国有农场,人口22万,其中职工8.8万,耕地450万亩。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38+1亿元、粮食总产17.6亿公斤、人均纯收入7058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59.4%、40.5%和67.9%。党中央从“两种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出发,向全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在这样的新阶段新任务面前,作为黑龙江垦区宝泉岭分局就是要把握机遇,真抓实干,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实力、推力、拉力和合力”。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探讨了1978~2006年间科技进步因素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通过索洛模型的测算,发现科技进步对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呈现下降趋势,笔者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邹积慧 《活力》2010,(21):8-10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黑龙江垦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提高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深入分析过去五年黑龙江垦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对垦区“十二五”发展战略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一些具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总局党委推进"强工"战略,符合垦区发展实际,符合全省发展大局,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工"是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进军世界500强,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邹积慧 《活力》2006,(7):7-9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垦区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垦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农业发展观念,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关于健全农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吴汉臣,邹积慧国有农场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农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大农场在统一管理方面还显得力不从心,无所作为,存在着“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