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1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合理的城市人口密度关系着城市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在2000年、2005年、2011年三个时间断面数据的支持下,以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人口密度为对象,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了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格局及变化类型,并探讨了影响城市人口密度及其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十余年间全国的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呈波动下降趋势,但不同地区、不同人口规模、不同行政划分的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及其变化均存在差异;黄河下游流域与长三角是城市人口高度集聚的主要区域;人口密度变化类型包括五类,其中"一直升"型的城市数量最多,且在中部地区、四川盆地成片状分布。  相似文献   
32.
邵海雁  靳诚  钟业喜  毛炜圣  杨艳 《经济地理》2023,(3):109-119+161
深度认知共享单车出行与土地利用格局的协调适配关系是推动城市交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共享单车和高德地图POI数据,采用双变量K函数和协同区位商方法,探讨厦门岛共享单车起讫点与城市微观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关联与依赖关系。研究表明:从双变量K函数分析看,共享单车起讫点与不同用地之间具有较强的依赖关系,不存在阈值效应;从全局协同区位商分析来看,居住和交通用地是吸引共享单车起讫点集聚的主导因素,休闲、工作和教育用地是次要因素;从局域协同区位商分析来看,共享单车起讫点与不同用地的局域空间关联格局呈现出异质性特征,其原因在于不同用地的“人流虹吸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要素集聚效应作用于西部高度关联集群的带状延伸与片状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