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48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挑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而有效地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通过分阶段、分目标、循序渐进的改革,将有利于流转制度的完善.近期来看,重点在于搁置争议,深入实践,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长远来看,修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制定流转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措施,保证各方参与人的合法利益,将是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2.
研究农民权益保障与征地意愿的关系并藉以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调适.对维护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江苏省四镇五村126个有效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权益保障与征地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权益的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救济机制的有效性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保障征地的顺利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应从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主要因素着手,即加大对农民经济权益的保障、加快对"以土地换保障"的研究与建设、构建新型的征地纠纷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3.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以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禁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建设用地的自发、无序流转逐渐盛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加强了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探索、规范管理,促进了流转有序进行。因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演变与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紧密相关。今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需从修改流转立法、明确流转主体、合理分配流转收益以及加强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其向纵深发展,从而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分析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机理,利用协同论思想建立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模型,通过构建耦合作用的指标体系,计算出皖江示范区各城市的耦合关系值。结果显示,2009年皖江示范区各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转移交互耦合基本处在颉颃时期,耦合度明显存在地域差异;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发达城市一般高于欠发达城市,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对应高耦合协调度;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上不具有一一对应性,两者尚未达到良性共振;目前皖江示范区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应加强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35.
基于对各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地方制度特征研究发现:各地模式的最大不同正是在于市场替代政府或政府替代市场的程度,由此产生了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与市场并重型多样化的地方制度特征。目前地方制度安排对将来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律行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今后集体建设用地立法的主要目标是切实赋予农民参与工业化的土地权利并以此获得长期稳定的预期。  相似文献   
36.
由于正交易费用的存在,产权的不完全界定性将是产权的实际状态。文章分析了产权在法律和经济两个层面上的不完全性,并指出两者的背离主要在于产权主体可实施行为能力的大小,不完全产权导致的产权公共领域将成为主体间行为互动的主要活动语境,进而产生主体间行为的两重涵义,即一方面在竞争中导致租值耗散,另一方面又在此过程中通过博弈于边际调整上探索最小化耗散租值的方式,且着重探讨了这种最小化耗散方式在无意识与有意识相结合下的产生和通过自然社会选择与适应性学习的传播,次优无效方式如何陷入锁入效应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产权制度变迁形成机制的"自发的理性设计"和租值耗散量的绩效度量,以及公平与效率两难冲突等问题。这些理论上的探讨对于我国转型中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产权界定中性、放松管制、兼顾公平与效率、提炼经验素材的政策与理论含义。  相似文献   
37.
生态保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保险业正在拓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保险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该文剖析了生态风险的特殊内涵,明确指出目前生态保险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政府干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从而为我国生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提供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8.
在定性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和宅基地退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宅基地产权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模型运行结果对宅基地产权与宅基地退出意愿之间的关系、宅基地产权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宅基地产权的稳定性、转让权以及宅基地收益权均对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各个因素对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的演进和改革遵循市场配置的脉络,从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到规范完善制度取得诸多成就,初步实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资源配置原则。但是农村集体土地政策改革在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大背景下,由于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和政策价值目标的冲突,  相似文献   
40.
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合法权益遭受严重侵害。本文通过对《宪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对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公益目的过于宽泛、征收补偿立法滞后和征地程序混乱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对我国"土地征收法"的制定进行了立法思考,为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