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9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这次笔谈会,约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就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问题谈谈各自的看法和见解。因约请人员较多,笔谈文章将分两期连载。  相似文献   
32.
一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从今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了。历史揭开了新篇章,我国人民开始了崭新的历史航程。能不能顺利地全面地完成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根本性的转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  相似文献   
33.
在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同志在理论上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在实践中明确以市场为导向来推进经济改革,这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是以实践经验为依据,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可喜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要消失。列宁虽然有新经济政策的短暂实践,但是并未在理论上作出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存在的结论。斯大林在其晚年,虽然肯定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之间存在商品交换关系,承认消费品是商品,但是仍然否认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交换关系,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上述理论观点曾经发生过巨大影响,围绕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的争论和斗争始终没有停止。在50年代,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观点颇为流行,我国沿袭苏联的一套做法,建立高度集中、排斥市场机制的经济管理体制,就是与此相适应的。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又刮起了一股“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企图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理论家”断言,无论从形式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商品交换都是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土壤。  相似文献   
34.
劳动保障工作正面临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加入WTO、继续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国际经济增长减缓等都对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事业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变数。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探索解决劳动保障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劳动保障部为此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本期根据录音将专家发言摘要整理汇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5.
冲破贫困的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我国反贫困斗争已进入攻坚阶段80年代,我国反贫困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1985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达到397.6元,而不足200元的低收入人口仍有1.02亿,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2.2%,其中人均纯收入不足150元的有4000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4%."七·五"期间,我国调整了扶贫方针,在继续进行生活救济的同时,把扶贫工作的重点转向了经济开发.经过五年的努力,贫困面大为缩小.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贫困人口减少到1989年的3858万人,减少了6143.7万人,下降62%.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从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邓小平与中国农村改革为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功绩,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思想,本刊编辑部特邀请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研究机构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以“邓小平与中国农村改革”为题,结合...  相似文献   
40.
卷首语     
值此1996年到来之际,《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全体人员向本刊的广大读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奋战在我国农业战线上的广大农民、科技人员和各级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过去11年中关心、支持本刊的广大读者、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年新气象。读者一拿到1996年第1期本刊,就会发现几处明显的变化:刊物变厚了,文章增多了,尤其是新增了“卷首语”。我们还将对栏目做一些调整,使其更集中,更鲜明,更贴近现实。我们的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即把本刊办成国内探讨农村经济问题容量最大、在我国农村经济方面最具理论权威性、最能及时反映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对农村经济实际工作最具参考价值的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