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9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正> 农村经济、特别是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要求农村经济研究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从内容到形式有一个新的转变与提高。现在关于农村政策经常说的四句话,即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主要涉及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与制度的建设问题。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经济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52.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陈吉元,韩俊第一部分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的分析一、农民收入增长的总量特征1.名义增长率。改革以来,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1992年的784元,增长了650元,年均...  相似文献   
53.
跳出农业抓农业—为发展农业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出农业抓农业──为发展农业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陈吉元8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农业改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主要农产品产量,还是农民的收入,现在都已达到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的新...  相似文献   
54.
55.
56.
本刊1981年第3期《试论合理的煤炭价格》一文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没有剩余价值,但劳动者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义务”这一观点后,一些读者来信询问:社会主义经济中到底有没有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劳动者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义务这一提法是否妥当?我想根据自己的认识谈一点看法,同大家共同研究。首先应当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中是不存在剩余价值这个经济范畴的。在马克  相似文献   
57.
陈吉元同志的这篇文章,提出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应进一步推进对农村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工作。这个问题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今后我刊将加强对农村宏观经济问题研究的报道,欢迎大家围绕有关问题积极为我刊撰稿。  相似文献   
58.
<正> 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这个时候,杨叔进博士的著作《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策略》(以下简称《发展》)在我国出版,是一件值得欢迎的事。杨叔进博士是旅美华裔经济学家,长期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和世界银行任职,现任联合国开发计划总署在华经济管理与项目培训计划协调人,并应聘担任我国复旦大学顾问教授。《发展》是一部发展经济学著作,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经济发展综论”,阐述了发  相似文献   
59.
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动农业迈上新台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政策,是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提出的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体现这一指导思想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任务。1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渊源于农村改革,今后农业迈上新台阶仍有赖于农村改革的深化。80年代,在我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基本单位的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60.
面对当今逐渐衰落的绿色文明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人们在痛定思痛的同时,开始探索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和途径,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徐静同志撰写、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绿色的诱惑:贵州生物资源开发》一书,正是这一探索中的力作。全书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在发展农业、开发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应自始自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论,正是从这条主线出发,本书以人地系统为核心,以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为目标,以生物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人口控制为条件,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标准,紧密结合贵州省的实际,对农、林、牧、渔业及其加工业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分析和科学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贵州省生物资源综合开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人口数量增长和素质提高等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