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21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徐振华  陈庆  罗春 《经济师》2006,(2):64-65
BOT融资在我国的能源、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对BOT的基础即政府特许协议的法律问题仍存有一定的争议。文章对政府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法律效力和法律适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对我国涉外融资法律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电子商务技术、物流技术等加速了农产品的商贸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农产品商贸活动的信誉度问题也备受关注。农产品商贸活动面临信誉度不高、品牌建设不足、诚信意识不强的困境,为促进农产品商贸活动的健康发展,应树立诚信、品牌化意识,提升信誉度。  相似文献   
4.
陈庆  严伟 《商业时代》2006,(4):24-25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指出政府危机干预对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取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落后走向发达的必然趋势和应然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探索出的一条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路径。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这条路径的开辟和拓展呈现出一定的演进逻辑,由模仿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演进轨迹,既有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般内容,也有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特色。因此,剖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探寻其演进规律,总结其演进经验,为持续走好新时代现代化新道路,奋力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数据能对自然保护地进行综合运用,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环境友好、文化等价值。目前,我国将大数据运用于自然保护地中的研究较少。由此,从传统自然保护地的政策、行业规范、管理、经济、信息化网络数据等方面分析了其在大数据方面运用的不足之处。并基于当下国家公园体制,梳理了自然保护地建设对大数据的需求。最后,从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潜在的自然保护地、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内部空间、生态安全等方面归纳了大数据在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的作用,为我国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商品的住宅房屋,其质量以及其布局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住户的使用和开发商的利益,而且住户入住装修,总有对原有电气设施进行拆、改的现象,甚至于废弃不用造成很大人力、物力浪费。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在整体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地区间经济实力差距扩大的现象。正是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地方政府财力不均,影响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最终导致了地区间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化。文章从我国的转移制度角度出发,研究江苏省的转移支付现状以及其对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转移支付的问题并结合庇古的理论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9.
李辉  陈庆 《中国金融》1993,(5):10-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专业银行要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时,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金融业的要求,也是加快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年来,尽管传统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较好地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但始终没有突破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这个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转型。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成功的战略贡献日益明显,企业竞争中其他资源的无差异化导致了人力资源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人力资源问题时,心理学应该突出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工具化和可操作化应突显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