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70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232篇
经济学   138篇
综合类   81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31篇
农业经济   66篇
经济概况   95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正>鱼类越冬期是指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同时,这也是冬季鱼病流行的季节,一般情况下,有病菌存在时,鱼病在一定稳定范围内都会发生。所以做好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62.
目前职业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普遍关注,而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较好培养学生成才.体验式教学采用大学生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自己的经验,提高大学生的生涯发展自主意识和自我学习动力,以增强适应未来社会环境的就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63.
随着我国宏观杠杆率不断攀升,系统性风险成为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成为应对当前风险挑战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了一个DSGE模型,将逆周期资本缓冲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纳入其中,将宏观杠杆率作为宏观审慎政策调控的信号,以福利效应最大化为标准,研究在多元化的外生冲击环境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最优制度安排。研究结果表明:一是通过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的效果存在局限;二是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双支柱调控框架有助于降低经济波动,改善社会福利;三是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需要货币政策配合。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一是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目标、工具、手段上应该相互独立。二是要完善货币政策和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快双支柱政策框架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64.
谈塑造绿色企业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浪潮声势日高.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风起云涌.席卷全球。可以说.21世纪是绿色企业的天地,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5.
李书锋  陈敏 《会计之友》2006,(26):80-83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影响资本结构因素的基础之上,主要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至2002年财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因素,并就其结果分析了相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6.
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责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呈现出了规模不断扩大、从自发性到规范性转变、流转方式增多的特点.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管理者,本身的特殊地位和拥有的权力决定了其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土地权利的市场化设计、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利益合理分配、耕地保护与粮食保障等方面责任.这样,才能保障土地的有序流转,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67.
陈敏 《新会计》2023,(12):23-25
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会计行业规范化、法治化、道德化持续推进。会计职业道德研究应回应会计职业道德的历史延续性、理论正当性和实践可欲性等梳理需求,检视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产生的痛点和难点。本文认为,新时代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以法律法规、公序良俗、行业标准、组织规章等为基础,结合职业教育、组织建设、道德培养、法治完善等改进策略,对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各项症结形成道德规训,规范会计职业行为。  相似文献   
968.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方法与模型构建是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本文以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基于国家公园旅游生态产品和服务显性和隐性供给成本的视角,综合考虑管理者、经营者、守护者(社区居民)等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供给成本和利益诉求,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周边社区生存发展权的公平性和行政管理的可行性为原则,划分核心区、毗邻区和辐射区三级旅游生态补偿空间范围,确立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测度方法与模型,测算得出黄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值为5.1亿元/年。研究以期为构建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人地关系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共建、利益共享和经济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69.
陈敏 《邮政研究》2009,25(5):45-46
新《邮政法》的出台引发了诸多争议,尤其是“平邮免责”,社会反应不一。文章从社会大众和邮政企业两方面深入分析了这一争议背后潜在的原因,探讨了避免“平邮免责”争议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0.
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进入对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传统与数字普惠金融作用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相比于依赖“硬信息”的传统普惠金融,外资银行进入更有效地推动依托“软信息”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从作用异质性看,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金融发展程度低和互联网技术水平高地区的普惠金融促进效果更明显。从作用渠道看,除直接效应外,外资银行进入会通过竞争和技术两个渠道对中国普惠金融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且其中的竞争效应主要作用于传统普惠金融,而技术效应更显著地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此,本文建议通过鼓励外资银行积极参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激励中资银行拓展普惠金融业务、统筹外资银行进入区域分布等措施推动中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