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40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日蔬菜贸易战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单方面决定从 2001年4月 23日-11月 8日对进口大葱、香菇和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标志着中日蔬菜贸易战的开始。贸易战发生的原因在于:(1)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的阶梯性增加;(2)日本农业政策和国内政治因素;(3)日本蔬菜产业与中国相比缺乏竞争力;(4)日本对中国投资增加。此次贸易战的发生不仅会使中国生产者遭受损失,也会给日本消费者带来损害。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最根本的方式是我国加快加入WTO的进程,从而有利于向WTO提诉。  相似文献   
12.
粮价变迁与人们的生计息息相关,清代以来,在人口增长和区域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市场化因素对于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显现。山西省作为一个重要的商贸省份,光绪(1875—1908)年间农业生产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作物与粮争地,种粮成本升高,粮食生产比较收益下降,同时,经济整体萧条,市面上银、钱不敷使用。而另一方面,商业资本渗透到粮食生产与流通领域,加剧了粮价波动的风险。通过对地区粮价变动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地区粮食市场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而且能够了解经济繁荣或衰退之于民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光绪年间山西粮食价格经历了三次较大幅度的波动,且地域差别显著,粮价受市场供求、流通渠道及商业资本的影响逐步增强,政府行为如常平仓储对控制粮食价格波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影响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3.
中日蔬菜贸易战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大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对反倾销已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对于中日蔬菜贸易战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次日本发动紧急限制进口措施主要是针对保鲜蔬菜,本文就以蔬菜为研究对象,针对此次日本发动紧限限制进口措施,从分析它的产生背景入手,在分析本次贸易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评价此次贸易战的影响及后果,并根据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粮食关乎国计民生.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粮食是决定一个国家制于人或者受制于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复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010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国际小麦价格翻倍上扬,国内大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也出现了暴涨局面。而小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国内整体农产品价格市场的紊乱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虽然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认为对农产品的游资炒作是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
世界蔬菜贸易竞争力与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世界蔬菜贸易及中国在世界蔬菜贸易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运用比较优势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标,对世界主要蔬菜出口国的蔬菜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世界和中国的蔬菜出口贸易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中国调理加工蔬菜、保鲜蔬菜和脱水蔬菜的国际比较优势也在不断提升,而且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蔬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从影响中国对日食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分析入手,通过建立中国对日食品出口模型来预测日本残留农药检疫制度从否定列表制度向肯定列表制度的转变可能对中国输日食品产生的影响。模拟方案的结果显示:如果忽略日本国内的需求因素的影响,日本制度转变可能导致2006年中国对日食品出口出现295.87~581.44亿日元的损失;如果考虑日本国内的需求因素,2006年中国对日食品出口还是有可能出现11.72%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豆供求的政策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并运用中国省别大立供求模型,对2020年中国大立的长期供求状况进行了政策模拟与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从现在到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已经趋于饱和,但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大立进口会出现急剧增加,如果把进口立油也换算成进口大豆的话,大立进口量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从长期的角度看,中国转基因政策以及大豆发展计划的实施所产生的政策效果是有限的。此外,如果豆油关税配额得到完全实施,将会导致中国国内大豆价格的急剧下跌,这种影响会持续到2008年。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确保中国大立稳定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国景  陈永福 《南方经济》2018,37(2):103-119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居民面临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并存的双重挑战。文章基于广东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运用门限模型对样本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和高低收入样本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高低收入样本下收入水平和老龄化对城镇居民营养摄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样本中城镇居民营养摄入存在显著的收入门限效应;低于门限值样本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需求的收入弹性分别为0.816、0.848和0.840,而当人均收入跨过门限值后,对应的收入弹性值减小为0.666、0.507和0.481;同时,老龄化对高收入组样本的营养摄入有负向显著性影响,但对低收入组样本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在制定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食物与营养政策时,有必要采取差别化的干预措施,引导科学合理膳食,改善食物与营养结构;把重点人群作为突破口,开展老年人营养监测和膳食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