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9篇
财政金融   492篇
工业经济   236篇
计划管理   866篇
经济学   691篇
综合类   274篇
运输经济   54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696篇
农业经济   315篇
经济概况   73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4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从城乡统筹视角下,通过对现有城乡商贸网络体系不健全、城乡商业网点分布不对称的现状分析,探讨在农村商贸中实现连锁经营的可能性。通过国内外连锁经营模式的探究,研究城乡统筹视角下城乡双向流动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构建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从而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实现真正的"大流通、大市场"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商贸流通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流通问题研究的视角、重点和研究范式都有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西方经济学对流通问题主要从财富的源泉、交换的实现等视角进行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流通问题;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为主体,结合流通领域的现实变化,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建立新型的商贸流通理论。  相似文献   
183.
在分权式改革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有三个制度基础:一是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二是以GDP指标为核心的相对绩效评估,三是延续了关系型社会的履约方式。分权式改革背景下"为增长而竞争"的增长模式内生出多种带有排斥性的发展态势,是一种排斥性增长而非包容性增长。由于没有包容利益和谐,导致增长成果分享性明显不足,具体体现为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个人收入差距和阶层差距。中国要实现从排斥性增长向包容性增长的转型,必须要实现从社会分割到社会整合的转型,从关系社会到规则社会的转型,从阶层板结向阶层流动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4.
中国劳动报酬比重的变化规律与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应当使增长成果为全社会大多数人所分享.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来影响经济增长质量.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与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U型规律相符,而产业结构转型、偏向型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冲击以及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则是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5.
能力本位观教学思路,是财经类院校未来发展方向,是以产学研合作为实践教学突破口和努力重点,是财经类院校实践教学的创新,是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根本途径。以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为例,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应突出能力本位,在教学中既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要着力提高学生与职业生涯有关的各种素质。为了营造真实的育人环境,实践教学只有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之路,紧密联系区域经济,才能办出特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86.
探讨轨道交通发展规模的影响因素,建立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并选取轨道交通发展历史较长的上海市作为对象展开实证分析。通过对上海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结果的借鉴,在对武汉市人口和基础设施投资进行2011~2020年水平预测基础上,对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合理规模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7.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急剧萎缩,我国外贸加工型企业订单大幅减少,迫使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而随着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和世界经济的逐渐回暖,农民工返乡创业出现了新的特征。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和劣势,从构建激励机制、创新引导模式、做好创业环境管理和强化对农民工的创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8.
以往,奖励旅游是企业激励销售团队取得更好业绩的普遍做法。但在美国,企业员工在过去10年间,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有了普遍提升。奖励旅游也不再只为销售团队所独享,开始覆盖更多员工。建立奖励机制对企业团队整体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对非销售人员给予奖励的难点在于不能靠直观的销售业绩评判其价值。因而将该群体纳入奖励范围,并由企业高管参与选拔,成为了企业激励非销售人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9.
本文作者从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规模过大,催款责任不明,回款时间不能随时掌握,应收账款的过程管理等问题入手,提出从应收账款形成的源头开始管理,发现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点,跟踪应收账款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对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控制,以及从加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提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与风险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90.
工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资不但可以通过工资差异激励劳动力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流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可以通过改变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并为产业结构升级储备高级人才。本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资与产业结构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工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正向的相关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此,工资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