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锦州市旅游业在"十二五"时期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十三五"时期在国际、国内特殊的经济形势下,锦州市旅游业面临着:(1)旅游业认识不足;(2)管理体制不顺;(3)缺乏旅游精品;(4)基础设施投入不足;(5)区域旅游合作不利;(6)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为了推动锦州市旅游业在"十三五"时期迈上更高的层次,应积极落实十个方面的对策:(1)加强组织领导;(2)增加投入资金;(3)重视人才建设;(4)完善基础设施;(5)科技兴旅;(6)政策鼓励旅游发展;(7)完善管理体制;(8)编制科学规划;(9)有效营销;(10)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旅游人均消费和旅游结构4个方面分析了2002年到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近11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呈现增长的趋势,国内旅游发展速度快于入境旅游,但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的增长率都明显低于辽西北地区、沈阳经济圈和辽宁省的平均水平,旅游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尤其是大连市,而盘锦市的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速度在全省都名列前茅;辽宁沿海经济带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平均消费水平增长缓慢。综合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呈现四方面趋势特征:旅游发展势头减弱、入境旅游市场比重逐步减少、旅游活动的吸引力缓慢下降、旅游产品结构急需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4.
旅游形象传播是增强旅游地吸引力、树立旅游地形象的重要途径。文章以2013年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为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从世园会宣传的思维认知层面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效果、行为层面效果三个方面,研究锦州世园会的宣传效果。结果显示,受众对2013年锦州世园会的感知层次低,宣传效果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地脉文化也被称为地脉和文脉,是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基石。根据地脉文化与旅游产品关系对比可以将旅游开发分为两类四型:(1)旅游产品扎根于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根基稳固、主次分明);(2)旅游产品脱离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左顾右盼、横生枝节)。本文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及旅游产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脉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建议。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地脉文化基础有 “海” “滩” “宜” “河” “港” “城” “工” “农” “山” “史”十大方面。 “海” “城” “山”的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 “农” “史”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农”“史”正在发展; “宜”(宜人气候、度假资源)表面发展丰富,实际潜力巨大; “河”(河流、湖泊、水库) “港” (港口) “工”(工业旅游)是被忽视或者发展滞后的地脉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
"二次营销"是指通过发掘和利用营销客体和对象的营销价值,使消费者做出超出原计划的消费,以此给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二次营销广泛存在于旅游业,通过"二次营销",可以把原来的营销流程延长,既能加强原营销的效果,还能对原营销遗漏的空白地带进行弥补营销。目前,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促进旅游消费、拉动旅游内需,已经成为各地、各旅游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辽宁省锦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在《旅游法》的背景下,从"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对锦州旅游二次营销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旅游二次营销在锦州市旅游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未来的发展中锦州市应该进一步加强旅游二次营销工作,实现锦州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通过旅游产品呈现给世人的总体特征,是社会对旅游地特点的概括和总体评价,也是公众的识别标志.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市场调查,对锦州市的本底旅游形象、感知旅游形象、宣传旅游形象进行研究,并基于游客对锦州的感知重新对锦州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提出了“京辽喉锁,红色锦州”、“神奇山海石,幽悠辽之州”、“锦州十六怪”等系列锦州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总结我国近年来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并且明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对近10 a来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科研论文进行检索和整理,并进行分析。综合来看,2000—2009年的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区域综合研究及实践研究三大方面。近10 a来取得的成就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同时也存在5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