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1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78篇
财政金融   274篇
工业经济   324篇
计划管理   917篇
经济学   724篇
综合类   755篇
运输经济   101篇
旅游经济   44篇
贸易经济   528篇
农业经济   291篇
经济概况   54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保险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由实践经验数据所得结论并未达成一致共识,部分学者认为保险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保险业的经济助推作用并不明显。本文基于1999~20丨7年财险和寿险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研究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出如下结论:整体上,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能够产生促进效应,并且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愈发显著;财险和寿险的发展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地直接促进作用,在不同的期限结构时点,其持续程度与显著程度不同;此外,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还存在持续的间接促进作用。该结论对于新常态下的保险监管政策制定者存在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2.
秦云 《保险研究》2019,(7):79-93
商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政策层面不断推动商业年金的发展,但是我国居民的商业年金需求仍然十分低,存在“年金谜题”现象。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展开对商业年金消费决策的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行为因素对商业年金消费决策的影响机制,随后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个体数据,从实证层面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主观概率、心理账户、信息感知、金融素养等行为因素会显著影响个人的商业年金消费水平,其他客观因素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风险态度以及收入水平等也会显著影响个人的商业年金消费水平。基于本文研究结果,认为未来商业年金回归保障属性、弱化个人账户概念以及发展保险咨询服务等可以带来商业年金需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3.
基于产品互补模式和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现状,选取相关年份统计数据,运用专业化分工理论,构建研究模型,根据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趋势,测算2015—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专业化系数,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产业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从区域化和特色化角度,具体研究长三角地区主要工业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并得出结论与建议:长三角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历史特点、政策支持等各不相同,三省一市产业结构虽有相似,却又不尽相同,优势产业各具特色。通过区域内适当的专业化分工,不仅有利于降低产业结构同构化程度,也有利于长三角地区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从而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4.
根据大卫.罗默的假说,由于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限制,实际的经济增长将呈下降趋势,即存在因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而引起的"阻力"。通过计量分析,计算了1981~2004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阻力,"平均每年约为1.5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由于土地资源的消耗,在1981~2004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降低了1.53%。  相似文献   
145.
"苏南模式"的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绩效有极强的示范作用.鉴于西部地区在发展中走赶超式之路,制度移植对西部地区成为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制度移植并不是照搬而是制度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苏南模式"及其形成过程对西部发展的可借鉴之处使其制度移植存在可行性,但需要西部地区制度移植后的再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6.
韩翔  陈云萍 《特区经济》2007,219(4):218-219
21世纪,物流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而我国的工业企业物流发展非常滞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工业企业物流人才开发的落后。因此,进行我国工业企业物流人才开发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工业企业现代物流理念薄弱、基层物流操作人才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全面缺乏,提出了重视普及物流理念、完善在职培训机制、别具一格引进人才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转型给中国承担新使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和绿色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基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特征,研究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OFDI主要通过绿色技术溢出机制、增长机制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该绿色技术创新效应随着互联互通合作水平提升而显著增强,且对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改善效果主要体现在高收入组国家。  相似文献   
148.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区域生态共同体思维,利用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两调节系数进一步确定补偿款项的转移额度。新安江补偿案例研究结果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在跨区域生态问题上能够有效弥补跨区域补偿力度不足的问题,厘清损害补偿如何向保护补偿演化的路径,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完善生态补偿经济学公平理论,并为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跨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9.
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产业分散以及资源错配被认为是助长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论文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产业集聚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在产业发展初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资源错配与污染物排放显著负相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产业集聚有利于减少资源错配,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产业集聚与资源配置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会产生正向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0.
山区面积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协调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因此,文章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分析历年畜禽养殖量及粪便排泄量的基础上,针对果园生态系统的废物处理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以期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平谷区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较快,2006年畜禽粪便的排泄量已达133.86万t;而果园生态系统在对畜禽粪便的消纳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果园生态系统消纳畜禽粪便的物质量已经由1997年的24.52万t增加到2006年的52.42万t,消纳量增加了98%,平均每公顷果园每年消纳畜禽粪便166t猪粪当量。消纳畜禽粪便的生态服务价值逐年递增,到2006年已达43 620.35万元(2008年现价),与1997年相比增加了21 549.81万元(2008年现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