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66篇
工业经济   102篇
计划管理   372篇
经济学   326篇
综合类   173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180篇
农业经济   120篇
经济概况   34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21.
程涛  邓一星 《南方经济》2007,5(10):51-57
本文将垄断市场结构引入新古典增长模型,讨论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方式转变的障碍及其成因。模型在分析企业技术进步方式选择的基础上。指出政府干预下形成的过度垄断以及垄断企业对政府的游说,造成后发国家的企业过分依赖于靠引进模仿实现技术进步,结果是后发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无法向世界技术前沿收敛。然而,政府干预经济和鼓励垄断性大企业发展是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这个层面看,本文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相似文献   
922.
We study underwriting relationships in the floating rate debt market, where many issuer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offerings. We find that frequent issuers maintain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only three to five underwriters and pay significantly less underwriting fees than infrequent issuers. Th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that starting an underwriting relationship requires expenses for information production. We also find that an issuer’s first underwriter has a cost advantage over later-comers in competing for the issuer’s business. As a result, the first underwriter wins a larger share of the issuer’s business. JEL Classification G21 · G24  相似文献   
923.
絮凝法强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絮凝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的研究中,分别对硫酸铝,聚丙烯酰胺进行了絮凝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铝,聚丙烯酰胺各自单独作用时处理效果均不能达到要求,水样的pH对硫酸铝的絮凝效果有较大影响。而不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影响不大。当两者联合作用时,COD去除率可达到60%左右。  相似文献   
924.
基于价值工程的价值增加的五种途径已经广为流传,在指导产品创新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涉及到社会、顾客和企业三种主体,这给确定价值、功能、成本的具体内容带来了较大困难,而确定满足各主体的产品价值的增加途径更是难上加难.三方共赢型模式,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主动,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5.
在全球化时代,呼唤"中国法律理想图景"问题乃是一个"问题束",它所隐含的至少有这样三个在逻辑上紧密相关的问题:第一,既作为观察者又作为参与者的中国社会科学或中国法学论者,我们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和面对中国置身于其间的"全球化"?第二,为什么说建构当下中国法学或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性条件是我们对中国现实以及中国置身于其间的世界结构的"问题化"理论处理?第三,中国法学乃至中国社会科学为什么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始终缺失对中国的实质性关注以及对中国"理想图景"的根本关注?在基本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后,作者强调:第一,以"世界结构"为观照,包括法律秩序在内的中国社会秩序的建构必须服务于中国的文化身份和政治认同;第二,我们不仅不能将当下西方化的世界秩序模式作为"历史的终结",更应当利用中西文化资源,其是中国优秀的哲学文化传统为世界秩序的重构做出我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926.
邓朝宏 《经济师》2011,(6):36-37
西方现代社会演进的历程表明,社会的迅速变迁必将造成社会结构的失调,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社会必须创造一种新的机制来应对这些问题,以保障社会稳定、有序和正常的运作。社会工作伴随工业化引发的大量问题而产生,同时,也会适应社会需要而不断演变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逐步建立,社会工作必将成为维持社会正常运作、造福于民的不可或缺的职业(或工具);必将对我国现代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发挥"恢复、预防、发展"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927.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在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财务舞弊严重地削弱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和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8.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内内需不足,而在国际上又面临着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能否生存,关键在于如何加强管理,提供竞争力,而成本又在企业竞争力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大量的实践表明传统成本法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有一定的效果,但产品的实际成本与传统成本法分配得到的产品成本存在较大的偏差.目前,国际上正在推崇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它能够较准确的核算出产品的成本,但由于它缺乏一种目标成本的控制,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如果能够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使企业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控制问题都得到较圆满的解决,这对于企业进行有效的价格竞争,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29.
邓春平 《商业时代》2011,(12):32-34
以服务外包方式快速切入全球外包价值链,是促进就业和实现潜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过程中,却不可忽视服务外包本身潜在的"俘获"型治理风险及危害。发达国家的发包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构建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承包商的升级过程进行俘获和控制。本文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服务外包中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的本质,及其对承接国服务外包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的危害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0.
In this paper, the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is fitted to find out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realized volatility,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and volume with the intraday time intervals of 10, 20 and 30 min.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shock to the market on specific variables, a multivariat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alysis is also introduced to visualiz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the variables. From the analysis of a stock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we find that realized volatility reacts positively to the lagged average trade size. However, the realized volatility form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irst few lagged number of trades. As a result, the intraday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realized volatility, volume and the number of trade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btained on a daily basis.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can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number of trades and the average trade size per transaction affect the risk evolution of financial securities and thus improve the risk management of day trad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