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1266篇
工业经济   648篇
计划管理   1707篇
经济学   1746篇
综合类   802篇
运输经济   94篇
旅游经济   66篇
贸易经济   902篇
农业经济   588篇
经济概况   1342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1007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582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614篇
  2006年   649篇
  2005年   61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表覆盖数据重建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覆盖数据对于全球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发展政策制定有着重要意义。遥感已成为获取地表覆盖数据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地表覆盖数据产品,如Globe Land30、FROM-GLC、MODIS Collection5、MODIS Cropland、Glob Cover、GLC2000等,存在数据精度不高、数据间一致性较差、与统计数据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成为目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检索了近10年关于多源数据融合在地表覆盖数据重建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概括了多源数据在数据重建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表覆盖数据重建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评述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阐明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展望了未来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表覆盖数据重建研究的发展方向。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包括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法以及基于多源遥感和非遥感数据融合法。该文在对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进行论述时,主要讨论了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融合方法:基于数据一致性的融合法和基于回归分析的融合法。对于其他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如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法、基于数据集成融合法、基于统计模型融合法,也列举了最具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论述。在对基于遥感数据和非遥感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进行论述时,主要讨论了其3种空间分配方法:完全依赖法、部分依赖法、动态依赖法。在对目前研究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文对其研究区域、数据源、地表覆盖类型、空间分辨率、融合方法和文献来源进行总结分析,并重点就融合方法展开讨论。围绕各种融合方法在数据重建中的运用,该文归纳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象和区域上的不足,研究区多为全球及欧美,其他区域的研究过少,研究对象多为所有地表覆盖类型和森林,对耕地和草地的研究过少;融合算法上的不足、重建结果精度上的不足。最后,指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综合运用两类方法,得到具有详细完整空间信息的长时间序列的地表覆盖数据集。  相似文献   
112.
基于红外图像的林火识别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且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会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早期的林火判别多基于温度、烟雾以及24小时图像监测实现,主观性强,标准单一,且误报率高。如何快速发现林火目标并及时报警扑灭,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红外热像仪,对大量森林背景及模拟林火状态进行了图像和温度数据的采集,首次提出了基于温度标准差方法进行热源识别的概念,得出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森林背景的温度标准差分布,以及明火温度在各阶段的波动范围,为林火的预防和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对干扰源进入前后的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对比目标热源的像素面积变化率及其圆形度,即可准确实现部分干扰热源的排除。实验结果证明,将此基于红外图像的热源初判原则与干扰源排除的规律应用于林火监测,方法简单有效,准确率高,对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当下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社会面貌迅速变化,城乡一体化引领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为阐明当前农村地区耕地社会保障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在安徽省怀宁县进行了耕地社会保障价值研究。在条件价值评估法下,利用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受访者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受访者年龄、家庭年收入与受偿意愿呈负相关;家庭收入来源、农地流转期限、新农保养老金发放级别与受偿意愿呈正相关;同时测算出怀宁县耕地资源社会保障总价值为9.91亿元,占当地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68%,单位面积耕地社会保障价值为1 141.67元/667m~2,占当地征地统一年产值的71.95%。通过与他人相关研究对比分析,结论认为目前耕地在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仍承担着基础性作用,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耕地社会保障地位正在弱化,农村社会保障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4.
“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作用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最终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变革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的应用经验,并对我国"互联网+"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互联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及高效农业结构的重要成分,提出其存在互联网普及程度低、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地区网络服务水平、构建与完善信息整合系统、创新农业产业营销模式、健全电商融资平台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产品的消费量得以高速增长,海产品的品质要求也得到更高重视。但现有的冷链物流无法确保海产品质量安全,断链现象时有发生而造成较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损失。文章以南通市为例分析了海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认为南通海产品冷链物流虽然发展较快,但没有建立统一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断链现象严重、冷链物流人才缺乏、运营成本高、国外大型物流企业进入带来的竞争压力等严重抑制了南通海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建议采用新型信息技术、建立海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来提升整个南通海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通过引进与培养专业人才来提升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水平,通过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源投入来构建冷链物流体系降低交易成本。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望促进南通海产品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6.
绿色农业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总称。它不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是绿色食品工业的基础产业。河南省息县提出了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为该县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保障优质食材供应,是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基础。该县是"全国产粮大县"、"河南省产油大县"和"果蔬之乡",而且工业少、环境好,绿色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是其中还存在着规模不大、品种不多、水平不高等问题。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做大做强绿色农业,是该县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必由之路。研究应用区域农业发展分析方法和农户意愿评价方法,结合该县农业与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情况,对该县绿色农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更新观念、创新发展、加强研发、建立基地、树立品牌、推进土地流转、培养人才、开放发展、加强物流配送、出台扶持政策"等10条做大做强绿色农业,夯实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基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的影响,探究农户生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转型的新路径。方法 文章在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湖北省荆门市、潜江市、荆州市和仙桃市的466份农户调查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三生空间”,系统优化土地的功能和效能,全面提升土地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可显著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由“高脆弱性—低恢复力”“高脆弱性—高恢复力”和“低脆弱性—低恢复力”向“低脆弱性—高恢复力”转变。(2)相比于丘陵山地,平原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能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由“高脆弱性—低恢复力”和“低脆弱性—低恢复力”向“高脆弱性—高恢复力”和“低脆弱性—高恢复力”转变。结论 应树立统筹协调的系统治理观,立足于“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实现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结合资源禀赋与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长效保障农户生计安全与质量,促使农户生计实现“低脆弱性—高恢复力”的最优耦合目标。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民的城镇化意愿直接影响着城镇化进程。方法 文章基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的648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从迁居补偿与生计转型能力角度分析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农户和牧户的城镇化意愿率分别为46.12%和30.46%,迁居补偿和生计转型能力对农民城镇化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农户和牧户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迁居补偿角度来看,农民“两地”退出补偿偏好存在差异,对承包地退出偏好“货币化补偿”方式,对宅基地退出偏好“实物置换”和“分期补偿”方式;从生计转型能力角度来看,影响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变量有非农工作经验和收入来源等。结论 构建合理的迁居补偿机制,实施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就近城镇化”,加快农民进入城镇的生计转型是促进其城镇化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9.
中国节水农业成效、形势机遇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发展节水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全面总结“十三五”节水农业发展成效与经验,认真分析节水农业的现状、形势和任务,加快“十四五”期间节水农业发展,推进节水增粮、节水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 文章对我国近10年来的水资源、农业用水、灌溉用水、旱作农业生产和用水效率进行系统总结和数据分析。结果 “十三五”期间,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用水总量及其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例“双下降”,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双提升”,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结论 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的长期威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解决好农业用水问题,是保证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并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在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农业生产对农业技术创新日渐倚重的背景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问题,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01—2016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首先测算了各省市的农业技术进步率,接着通过动态面板模型系统性地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结果]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技术进步具有两种对立效应,其中人口老龄化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和"劳动效率效应"显著地提升了农业技术进步,但通过"老龄负担效应"挤占农业生产资源,却阻碍了农业技术进步。[结论](1)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技术进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该进一步发挥老年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开展相应的生产培训班,聘请高水平老年人传授生产经验;(2)发展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以制度红利及专业化经营来弥补农村"两化"背景下劳动效率的损失;(3)统筹规划平衡好养老金账户和农业研发资金账户,加快实现农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