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议题。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均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与财务风险来促进企业创新;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与资本市场表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异质性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具有“规模效应”“融资依赖效应”和“阶段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还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优化知识产权环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5.
文章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在改善企业投资不足的同时会刺激企业过度投资;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投资不足方面无显著的所有制差异,但在过度投资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更易导致民营企业过度投资;机制检验发现,降低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分组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缓解”作用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加剧”作用主要体现在小规模企业。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约束企业投资行为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7.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与计量问题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对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披露等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8.
减少代理成本、促进股东财富增长是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之一,但它也可能因为管理层机会主义而变得无效。因此,考察股权激励样本在考核基期的真实盈余管理情况及其在股权激励草案公告日前后的股东财富效应颇有意义。研究发现:激励样本在股权激励考核基期存在负向的真实盈余管理,激励草案的公告能够显著增加股东财富,股东财富增加的幅度与公司业绩和行权考核条件高低正相关,但是剔除盈余管理的影响后,公司业绩与股东财富增长不相关。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草案的公告虽然增加了股东财富,但在考核基期也存在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削弱了公司业绩与股东财富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通过追溯产权控制路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的上市公司受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终极控股股东通常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和优先表决权的一股多票等方式实际控制着上市公司,对公司行使不对称的控制权与所有权,从而引起控制权私利行为等代理问题。文章从终极产权控制理论发展脉络出发,重点梳理和总结了双重股权结构、金字塔股权结构和交叉持股等三种异质终极产权控制机制下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及其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会计报告具体模式之间的差异取决于会计职能或会计信息的职能,企业治理模式和管理模式不同,对会计职能的需求不同,由此导致对会计定位不同,进而提出不同的会计报告目标,并导致对会计信息的具体内容、结构、格式及信息质量特征等提出不同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市场经济特征,肖正再等学者(2007)提出构建市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